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成都惊现怪虫羽衣 通体雪白一跃1米

2011-07-19  来源:四川新闻网
[字体: ]

小虫羽衣的尾巴可像孔雀一样开合



  网帖爆料

  小昆虫通体雪白,长着一个与身体比例不太协调的“毛绒尾巴”,而且能一跃1米远

  求证对象

  昆虫学家赵力

  专家释疑

  这种昆虫叫羽衣,属于同翅目,是蜡蝉科的幼虫,主要靠吸食植物的叶片、嫩梢、花穗和果实的汁液为生

  求证报告

  一只通体雪白的小昆虫,长着一个与身体比例不太协调的“毛绒尾巴”,而且能一跃1米远。近日,一只苍蝇大小的白色昆虫在成都某网络论坛引来了众多“看稀奇”的网友。

  这只奇特的昆虫到底是什么?是益虫还是害虫?前天,华西都市报记者寻觅到这种怪虫,并从昆虫学家那里揭开了它的真面目……

  网友:“‘柳絮’会动吓我一跳”

  7月10日下午,成都市民李先生到市青少年科技园玩耍,将车停在园内的一棵大树下,一团“柳絮”突然落在了挡风玻璃上。

  李先生刚准备用手拂去时,这团“柳絮”突然动了起来。

  “当时把我吓了一跳,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一只白色的怪虫。”李先生用树枝轻轻碰了下它,这只虫马上“像蟋蟀一样”跳出很远,李先生用相机拍下照片,将这只昆虫的照片发到了成都某网络论坛上,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患白化病的苍蝇、螳螂幼体、鸡公虫、跳伞虫……在网友的跟帖中,各种各样奇特的身份被安在这只小虫的身上,很多网友都表示没见过这种虫。

  甚至还有网友打趣到,“这是火星来的虫吧。”“星际争霸2(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中的虫族新品种?”……
 

害虫羽衣常常隐蔽在小桂花树叶上



  调查:怪虫尾巴如同孔雀会开合

  根据李先生的提示,昨天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园,试图寻找这种奇怪的昆虫。

  由于体型太小,半个小时的寻觅后,华西都市报记者终于在一丛小桂树的枝叶上发现了一些白色的小毛团,远看时就像一小片被雨滴打湿的绒毛贴在树上,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发觉。

  记者用手轻轻一碰,“白色小毛团”迅速跃起,目测距离差不多有1米远。凑近仔细观察,发现这个毛团就是李先生遇到的怪虫,这种昆虫的身体呈扁圆形,颜色大多为白色和淡青色,长有六条腿。尾部的一撮白色绒絮占据了体长的一大半,而且像孔雀的尾巴一样会开合。停下时,虫子的绒絮散开,几乎罩住了整个身体,跳跃时,绒絮则会簇成一团。

  专家:俗名羽衣对植物危害不小

  “这种昆虫有一个很美丽的俗名,叫羽衣。不过,它却是一种害虫。”看到记者提供的怪虫照片,昆虫学家赵力一下子就说出了答案。

  赵力说,这种小虫虽然外观可爱,但对植物的危害不小,主要靠吸食植物的叶片、嫩梢、花穗和果实的汁液为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尤以南方为多,在成都地区是比较常见的昆虫,主要栖息在芸香科植物和一些果树上。

  蜡蝉幼虫尾部的绒絮,其实是自身分泌的一种蜡质,是它重要的自我保护工具:一、伪装作用,休息时,身体可以隐藏在绒絮的内部,远处看就像一团柳絮,从而迷惑天敌;二、分身作用,由于绒絮只是一种蜡质,当鸟类袭击时,可以脱落充当保护伞,然后借助超强的弹跳力迅速脱身;三、避害作用,当果农向果树喷洒农药时,绒絮就像雨伞一样,挡住了大量的农药,虫体接触量很小。

  “这种虫主要危害植物,对人体并没有危害。”赵力说。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