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北京市区县工商联换届圆满结束

2011-12-12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近年来,全市各级工商联坚持以服务首都科学发展为中心,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己任,团结带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发挥工商联的独特优势,在参与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首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其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为明显。截至去年底,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实体达129.21万户,比“十五”末期增长41.68%,其中,私营企业49.65万户,比“十五”末期增长90.96%;注册资本达7758.53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133.38%;实现税收360.79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167.65%;从业人员达430.35万人,比“十五”末期增长28.46%,同比增长9.41%,占201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83%。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在消费、投资、就业、外向型经济发展、创新等方面作用凸显。以去年为例,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商品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90%以上,在首都消费拉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非国有内资单位完成投资3179.1亿元,占全市投资的57.9%。非公有制企业创造了70%以上的就业岗位,已成为首都社会就业的主渠道。非国有成份企业成为本市境外投资的主力军,设立境外企业245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2.99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数的92.11%和90.32%。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双自主产品的出口份额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独特优势,决定其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从2008年到2010年,全市新认证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左右,90%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

    各级工商联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履职平台,动员和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促进首都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中贡献力量。一方面,在“联”字上做好文章,积极引才、引智、引项目,确立一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纳入全市统战和台办系统折子工程。另一方面,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通过参与“感恩行动”、“光彩事业”和其他社会慈善事业,积极回馈社会。近10年来设立扶贫项目975个,投入资金381亿元,设立捐款项目1881个,共计捐款17.3亿元,促使178万人得以脱贫。

    近年来,各级工商联把组织建设作为打基础、谋发展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坚持优化结构,注重质量,把一批层次高、规模大、实力强的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到工商联组织中来,进一步提高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截至去年底,全市各级工商联会员总数超过2.4万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会员总数为15248家,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会员企业2050家。各级各类组织已达246个,其中基层组织142个,行业组织69个,留学人员商会、女企业家联谊会等特定群体类基层组织35个。

    本市区县工商联换届工作自今年2月下旬正式启动,到10月底全部完成。新一届区县工商联领导班子和领导机构面貌焕然一新。首先,进一步强化了工商联主席的选配。各区县新一届工商联主席平均年龄普遍较低,有近半数为现任市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有较大的影响力和代表性,有较丰富的政府、企业及相关经济部门工作经历,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其次,工商联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班子成员均比上届有了提高,现任区县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超过一半,有很多班子成员所经营的企业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工商联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全市16个区县工商联全部组建了常委会,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全部配备了民间商会领导班子。

    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各级工商联组织和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正在抓住推动首都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大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