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北京市将组建首家知识产权商用化公司

2012-02-22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未来,本市将有专人为企业和专利权人“经营”专利,加速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记者日前了解到,市知识产权局将与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组建国内第一家由政府主导的知识产权商用化公司。

    创新如果没有转化,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本市专利低转化率的现状不容忽视,大量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利仍旧懒洋洋地躺在办公室里,沦为职称评定的砝码。对此,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爱林说:“专利如果不与市场相结合,就如同废纸一张。”

    此番市知识产权局推出首家知识产权商用化公司,试图通过对专利的“经营”和“二次加工”,来帮助企业、高校、院所的专利权人对专利进行转让、拍卖,真正盘活这些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对于一些国家科研项目中获得许可却尚未转化的专利,该知识产权商用化公司有望实现专利资源共享,并通过与各类创新主体、需求主体、投资主体建立稳定的绿色通道,运用专利育成出售、许可实施、投资运营等方式,实现专利的市场价值。

    记者了解到,目前,本市首家知识产权商用化公司的注册运营资金已经到位,有望于近期正式挂牌运营。

    根据今年的工作计划安排,市知识产权局还将与市经信委联合出台《服务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实施方案》,即在中小企业聚集区和孵化器建立知识产权孵化服务站点,以知识产权托管形式,引入专业资源、专家资源和专利审查资源,开展定向服务,目标是使聚集区和孵化器内的中小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30%以上,并引导其注重专利运用,实现经济价值。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