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社会工委、首都综治办、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组织开展的“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自3月1日启动以来,首都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通过多种渠道踊跃报名,截至4月14日,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全市已有2463917名市民群众参加这项活动,加入了学雷锋志愿者队伍。
40岁以下的志愿者占45%以上;报名参加活动的,覆盖了机关党员干部、普通白领、中小学生、军人、社区居民等各类人群……3月1日全市启动“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以来,全市已有246万市民参加这项活动,加入了学雷锋志愿者队伍。
越来越多的学雷锋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北京精神,传承雷锋精神,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将“雷锋”留在了每个人身边。
学雷锋志愿者最小4岁最大91岁
“老奶奶,您是需要志愿者帮忙吗?”3月初,天坛街道的“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现场,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热情地问候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老人也能参加学雷锋吧?”老人问道,“我也是来报名的。我不要你们帮我,就是想和你们一起学雷锋!”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桌子上的签字笔,在报名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羽佳”。
“1921年1月15日?”看见老人在年龄一栏填下自己的出生日期,工作人员简直不敢相信,“2012,1921……啊,奶奶您都91岁了!”
没错,91岁的羽佳正是本市启动“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以来,年龄最大的一位志愿者。当大家怀疑她能不能参与志愿活动时,老人自信地告诉大家,自己不但可以参加社区、街道文体活动、卫生清洁活动,还可以帮助邻里居民调解纠纷,化解家庭矛盾。“我年纪大,生活经验也多,大家也愿意给我面子。”老人说着就乐了,“能学雷锋,说明我还不老。”
这边有91岁的老人,在北京城西边的石景山区八角南里社区,一位2008年5月出生的4岁孩子,也由父母带着在“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的册子上一笔一画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段昊坤。
对孩子父亲段卫东来说,领着孩子报名参加学雷锋志愿者,不仅是帮助别人,更是帮助孩子成长。“孩子平时就特孝顺,有好吃的也愿意给家里的老人,社区里见到老人就主动问个好。”他说,“当了志愿者,他就可以和我一起参加一些关爱老人的志愿活动了。”孩子签名完,段卫东和孩子母亲牛女士也一起报名参加学雷锋志愿者。在他们看来,参加志愿活动,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关爱他人的心,胜过为孩子买100辆玩具汽车或者准备千万家产。
“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是全市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践行北京精神的具体体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渠道,有利于壮大志愿者队伍,造就更多的雷锋精神传人,使“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道德实践活动更加深入人心。活动中,近50万名普通居民,通过个人报名加入了学雷锋志愿者的队伍。
3月10日,在“周六学雷锋志愿活动日”工人体育场北门现场,不到一个小时,就有1000多名来自各个社区的居民报名参加学雷锋志愿者。市公园管理中心在11家市属公园设立了报名点和“学雷锋公园志愿服务站”,当天就有1000多人逛公园的同时,报名参加学雷锋志愿者……
“我们是从东风乡特意赶过来的。”3月5日,在朝阳公园南门的报名现场,67岁的陆玉芬拉着爱人的手,跟着报名的队伍一步步往前走。
“给人指路、清理垃圾、宣传北京精神……只要能参与的志愿活动,我们都想做。”陆玉芬掏出“藏”在口袋里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胸章,“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报名加入学雷锋志愿者队伍,特别有意义。以后参加志愿活动我都要戴着这个。”
报名点前,最“挤”时排起了3支10多米长的队伍。73岁的刘铁梁、70岁的陈华,27岁的常浩、26岁的杨阳,不论年龄大小,大家都留下了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住在建外街道的杨阳特地跑到东城区报名点登记,表示只要有需要,还可以“跨区”参加志愿活动。
除了现场报名,广大市民还纷纷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热线电话、所在区县或系统4种渠道踊跃报名。
雷锋离开我们50年了,但雷锋又从未离开我们。这些通过个人报名参加活动的志愿者,正是我们身边一直秉持学雷锋理念的“身边好人”。“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让身边成千上万一直学雷锋的志愿者,再一次亮出自己的身份,汇聚成更巨大的力量。
近千个志愿者团队汇聚“雷锋精神”旗帜下
除了普通市民通过个人报名加入“学雷锋志愿者”队伍,众多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的团队,也纷纷加入了“学雷锋志愿者”队伍。房山区法院“厉莉爱心团队”,在重大活动中共同守护平安的首都治安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截至3月底,已经有近1000个志愿者团队参加“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加入学雷锋志愿服务的队伍。
在这些团队报名的志愿者中,人数少的只有几个人。北京现代职业学校学雷锋服务队的成员朱林海说,自己和朋友两人平时都是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次一起报名,就是希望能互相竞赛、互相鼓励,将志愿行动常年坚持下去。
市直机关工委志愿服务团队,则是全市第一个由公务员组成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20298名志愿者分别来自75个委办局。在“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启动前后两周时间内,就有40多个委办局开展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周六学雷锋志愿活动中,市科委的50余名党员干部一大早就赶到了大兴区庞各庄镇。“践行雷锋精神,争做科技北京建设先锋行动”,农科专家身边围了十多人,无土栽培、西瓜甜度控制等问题一一得到了详细解答。医疗专家把脉、量血压,让乡亲们在家门口享受了一回专家级“健康生活大会诊”。同时,庞各庄镇科普志愿服务基地也正式揭牌,为居民提供了新的文化生活去处。市教委组织北京护士学校的教师、学生志愿者,和机关工作人员一起,前往丰台区新村街道育芳社区,为社区居民开展义诊服务。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也来到香山爱慕家养老院,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读报,帮老人打扫整理房间,让平时安静的养老院一下子热闹了许多。
房山区韩村河镇政府将开展学雷锋活动当成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把“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作为学雷锋活动的重要突破口,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积极为社会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贡献力量。全镇公路两侧120个广告灯箱、40条横幅标语集中宣传学雷锋活动和践行北京精神活动。该镇团委、学校、镇中心卫生院、韩村河村等四个志愿者服务队带头报名,不到一周时间,全镇集体报名学雷锋的志愿者约1000人。
活动中,大量年轻人被吸引加入了学雷锋志愿者队伍。例如,西城区主办了主题为“汇聚爱心、共促和谐”的西城区机关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发布仪式、“爱在西城——西城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暨首届公益文化节”活动等;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志愿者联合会团体加入;北京邮电大学举办了“传承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学雷锋主题活动……
初步统计显示,学雷锋志愿者队伍中,“80后”、“90后”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70后”的比例也在10%以上,这意味着约45%的学雷锋志愿者年龄都在40岁以下。
“年轻志愿者逐渐成为学雷锋志愿者的主力,说明雷锋精神是一种永不过时的民族精神,正在我们一代代人之间传承与弘扬。”首都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
志愿团队加入“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增强了城市志愿服务的凝聚力。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现担任北京市政府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的马仲良表示,志愿者的概念最初起源于西方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后的社会环境,雷锋精神代表了集体主义精神,产生于新中国建设中;二者的相逢与融合,正说明了雷锋精神的时代性。
常态化城市服务“让雷锋留下来”
“真的很方便,我们‘一帮一助老服务’,正需要加强力量呢。”团结湖街道一位工作人员说,“您看,这排第15位的‘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项目’,是区老龄办结合‘九养’政策实施的。一会儿回去我就联系一下。”
全市如火如荼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同时,各种学雷锋志愿服务也纷至沓来。
朝阳区推出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模式,确定了青少年“争做小雷锋”、“社会志愿者公益储蓄中心”、“市民巡访团”等20项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梳理出404支志愿服务队和175项学雷锋活动,制成《2012年朝阳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手册》,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和志愿服务供需平台。翻阅2012年全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手册”,居民和志愿者都可以像“看菜单”一样寻求或者提供志愿服务。
全市“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由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社会工委、首都综治办、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共同组织开展。它是全市学雷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与雷锋精神同行”系列宣传实践活动,“永远的雷锋”志愿行动——周六学雷锋志愿活动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活动旨在通过“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进一步弘扬北京精神,推进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进一步拓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平台,开辟更为广阔的“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渠道;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造就更多的雷锋精神传人,使北京精神,使“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道德实践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首都文明办表示,今后将继续积极为学雷锋志愿者搭建活动平台,倡导学雷锋“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各区县、各系统结合实际情况组建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市民群众参与踊跃,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自开展以来,结合周六学雷锋志愿活动日,一大批志愿服务团队和常年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在扶贫济困、法律咨询、文明引导、生态保护、文化服务、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浓厚氛围。
据悉,接收报名单位对志愿者的信息进行汇总、分类,统一纳入到全市学雷锋志愿者数据库后,有的会补充到现有的志愿团队,有的会纳入到新的志愿团队。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参加所在志愿团队开展的活动;二是自愿组合开展的活动;三是自主独立开展的活动。
相关链接
致学雷锋志愿者朋友们的一封信
学雷锋志愿者朋友们:
为推动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拓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平台,造就更多的雷锋精神传人,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社会工委、首都综治办、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自2012年3月1日组织开展了“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得到首都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截至4月14日,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报名人数已达到了246.39万人。在此,我们向所有学雷锋志愿者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敬意!
雷锋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座精神丰碑。“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作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践行北京精神的生动实践,又将首都市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推向了一个时代高点。活动中,成百上千的志愿团队、成千上万的人们通过多种渠道踊跃报名,表达着自己对雷锋精神的崇尚、追求、传承的强烈意愿,使报名活动成为了一次精神洗礼的过程,一次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的过程,一次展示北京人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厚德过程。事实证明,首都市民的道德热情从未消减,雷锋精神始终在我们内心深处回荡!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践行北京精神,需要每一个公民自觉地身体力行。希望学雷锋志愿者能够在构筑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中走在前列,做出表率。学雷锋志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舞台宽阔,“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报名之后,你可以参加志愿团队开展的集体活动,也可以自愿与其他志愿者组合开展活动,或者单个独立地开展活动。随着学雷锋活动的不断深入,首都文明网也会适时发布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的活动计划,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名参加。总之,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提倡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就近就便做起,从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做起,最终形成学雷锋活动人人参与、学雷锋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是首都地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4月1日起,报名渠道仍然畅通,主要包括:首都文明网(www.bjwmb.gov.cn),北京社区服务热线(96156),以及各区县、各系统开设的报名渠道等,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市民群众报名加入到学雷锋志愿服务大军中来,积极弘扬、践行北京精神,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中体现价值,在“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中创造快乐。
我们期待着你的参与,我们期待着你的行动。有你,有我,有他,我们就一定能够用雷锋精神构筑起当代中国的精神高地。
“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办公室
2012年4月20日
评论:“学雷锋志愿者”的名字更响亮
不过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报名加入学雷锋志愿者队伍的市民已达246万。在这些可亲可爱的学雷锋志愿者们的身上,我们读出了北京精神的深厚底蕴,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勃勃生机。
从耄耋老人到四五岁的孩子,从为人指路、清洁社区到调解邻里纠纷、关爱空巢老人,实践证明,学雷锋活动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如火如荼,让成千上万的“身边好人”,让千百个活跃的志愿者团队凝聚在雷锋精神的旗帜下,汇集起更加强大的力量。“学雷锋志愿者”这个响亮的名字,也让志愿服务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弘扬北京精神,传承雷锋精神,贵在践行,贵在普通人身体力行。随着学雷锋志愿活动深入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渠道和平台日渐丰富,做点力所能及的好事,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中自我提升——这样的公民道德践行方式将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认同。学习雷锋,将越来越常态、越来越自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助人为乐、服务社会,用一点一滴的“小善”,积累起社会的“厚德”,用每个人朴素的爱心,打造出一个更加文明更加美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