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调水之情,节水相报" 微博行动推动中国前行

2012-09-21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

   9月18日,是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全部完成的节点。为了一江清水北流,湖北、河南数十万移民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中国文化强调“饮水思源”,如何回报库区父老乡亲?当天,在郧县现场采访的新华社“你好,中国”微博采访团与同行的微博名人邓飞、“点子正”、“武大沈阳”联合新浪微博发出倡议:“调水之情,节水相报”,迅速在微博上引起热烈反响,网友们纷纷转发倡议书,并表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一场微博行动,就此开始。

    倡议书呼应了网友情感

    2012年9月18日,新华社“你好,中国”微博采访团和邓飞、“点子正”、“武大沈阳”,联合新浪微博在湖北十堰市郧县发出倡议“调水之情、节水相报”。倡议书是这么写的:

    今天,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全面完成,对于干渴的北中国而言,梦想数十年的甘甜汉江水,即将淌过梦想,流至眼前。无数双手将掬起这捧水,欣喜咽下。然而,在这润泽豫冀津京的甘甜之中,你是否能够品出--沉积其中的数十万库区移民的调水深情?

    很难用“惆怅”与“悲怆”来简单概括南水北调库区移民的复杂情感,他们从祖辈开始胼手胝足营建的家园,他们出生成长、恋爱结婚、生儿育女的家园,他们即使走到天南海北一旦想起便心里踏实的家园……从此再难相见。故土难离却离,叶落归根何处?纵使新居宽敞、生计无虞,但无根飘零的孤独,需要多少岁月才能忘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半个多世纪里,这里的父老乡亲所经受的艰辛和磨难,这里的父老乡亲所做出的奉献与牺牲,在水淹没他们家园之后汩汩北上时,他们不应被遗忘;南水北调,是中国集中力量才能办的大事,也只有中国的人们,甘于奉献、不怕牺牲才能促成的大事,奉献、牺牲的父老乡亲,他们应该被铭记;江水北流三千里,流过被数以百万计的机井几乎抽干地下水的华北,流至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07立方米、仅为国际极度缺水线五分之一的北京,面对流经地,源头的父老乡亲,无愧于“调水之情”四个沉甸甸的字。

    调水之情,何以回报?唯有“节水”二字。当前,在地下水已经打到基岩的华北,我们看见,人们还在用从几百米深的地层下抽出的宝贵的饮用水洗车、冲厕所、开大浴场、浇高尔夫球场、冻冰凝雪造人工滑雪场……但我们可知:一个高尔夫球场一天的用水量是几十个家庭一年的用水量!

    南水北调,将有效缓解北中国的缺水现状,令人振奋,但这项耗费国家巨额资金、凝聚移民巨大牺牲的工程,会不会让一些人、一些城市陷入浪费水资源的狂欢?

    我们谨在此郑重倡议:节约用水,以此回报数十万南水北调中线库区移民的付出与牺牲;节约用水,以此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机;节约用水,以此养成对水的爱、感谢与敬畏。

    我们谨在此郑重倡议:更多的人尤其是微博名人加入我们的行列,节约用水,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并通过微博这一影响力日益加大的新媒体平台,影响各自的粉丝,在全社会尽早形成人人珍惜水、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

    我们谨在此郑重倡议:大家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宣传节水知识,并形成“节约用水,造福子孙”的共同价值取向,并得到相应制度设计与法律保障,让我们的北方,感激南水北调一江清水;让我们的后人,不在干渴中挣扎;让我们的地球,不会因为人类的贪婪与无知,流下最后一滴眼泪!

    倡议书在微博上一发出,得到热烈响应,众多网友纷纷转发,直言倡议书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网友“胡勘平eco-cn”评论感慨道:“在崇尚奢侈的时代,我们歌颂节约的美德。”

    “北方的朋友,省着用啊”

    9月17日,新华社“你好,中国”微博采访团到达此次采访的第三站——湖北十堰,并和新浪微博名人邓飞、“点子正”、“武大沈阳”在十堰郧县、丹江口市采访。在当天的采访中,采访团成员接触到大量感人的移民故事,而那些历经两次或三次的移民,让采访团成员为之动容:就近安置的移民们抢种即将被水淹没的土地,“两年后就没了”;有些移民随身带着原来的门牌号,有的搬进了漂亮的小别墅,却舍不得扔破罐子破碗。这些都是故乡回忆。

    面对背井离乡之苦,面对叶落无根之痛,这些移民柔弱之躯内蕴藏的宽厚与善良,谁说不是一种坚强?也正是他们所固有的善良和坚强,才换得未来中国北方甘甜的水源。

    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移民们对家乡水的珍惜,“这是世界上最好喝的水”,他们认为,北方人能喝上丹江口水,“我们也蛮骄傲的”,他们同时希望:“希望他们珍惜这么远流过去的丹江水。”还有一位老年移民说:“希望北京人喝到丹江水时,能够想到我们……”

    我们在均县镇复建安置点采访时遇到一个三代移民的家庭。今年56岁的叶明成在丹江口大坝建成时跟着父母移民搬迁,“那是50多年前了,移民安置跟现在没法比,我那时小,就知道大人们一边走一边哭。”

    2009年,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启动后,叶明成跟儿子儿媳又面临移民搬迁。“我是内安的还好些,还能守着这丹江水,喝上丹江水。我们丹江的水是最好的水,我们这里的人都爱得很。”叶明成说。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14年将实现向北方调水。采访团问叶明成想对北方的朋友说些什么。他说:“北方的朋友,我们家乡的水非常好,一江清水送北方,我们很骄傲,希望你们像我们一样爱我们的家乡水。”

    外迁安置在湖北团风县团风镇黄湖社区的轩德红,2010年5月从郧县安阳镇龙门唐村搬迁过来,在安置点还开了家超市。她一见采访团成员就热情地递来矿泉水,还说:“这是我家乡的水,这是我们家乡的水。”

    轩德红说,移民生活变好了,心里还是想念家乡,而最想念的就是丹江的水。“那个甜啊!有的老乡走的时候还用瓶子装了丹江水来这里。”轩德红说,她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大家都节约用水,“北方的朋友,省着用啊”,说完咯咯地笑了起来。

    微博时代,用行动推动中国

    被称为南水北调移民作家的梅洁接受采访团记者采访时说,丹江口库区就像是北方的一口井,清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北方。“我生活在河北,但是我的故乡在丹江,少小离家,再回来时永远找不到了故乡,只能从移民的回忆中,从他们对家园的眷恋中找寻童年时故乡的记忆。”梅洁说,北方缺水日益严重,丹江的水是“及时水”,希望北方的人也像家乡人一样爱家乡水。

    参加丹江口站活动的网友“尔玉即玺”告诉采访团记者,他就是移民,他了解移民搬迁的各种心酸和不舍,但“南水北调是个国家调节水资源不平衡的大战略,为了国家更好的发展,舍小家顾大家是我们的民族共识。不过我在北方一些城市看到一些人并不珍惜用水,觉得很心痛。”

    采访之余,采访团成员一直在思考:饮水思源,如何回报库区移民?采访团商议决定发出《“调水之情,节水相报”倡议书》,让更多的人用实际行动感激移民的奉献与深情。

    当天晚上,采访团成员迅速起草倡议书,部署这项公益活动的开展。18日上午,采访团联系新浪微博,决定先用微博的形式将这项活动予以推广。下午两点,新华社“中国网事”官方微博率先发出该倡议,并在两点半进行的新浪微博“丹江口,你好吗?”的微访谈中,让采访团成员和邓飞、“点子正”、“武大沈阳”一起与网友进行呼吁,用行动推动节水。

    在微访谈中,有网友提出,跨越50多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耗费巨资,产生几代移民,这么贵的水,北中国要怎么用?网友“吾品”说,希望北方受水的人们吃水不忘开井人,记住在千里之外的数十万人为解北中国之渴所付出的代价。网友“梦里花落”说,新华社倡议大家节水了,希望有更多的人行动起来,爱护丹江水,节约丹江水,保护数十万移民的心血。

    近年来致力于推动“免费午餐”等公益事业的邓飞在微博上感慨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艰难移民数十年,今天终告结束。干渴北方中国获一洁净水源着实不易,我们需要铭记湖北河南两省人民巨大牺牲苦痛,珍惜和节约每一滴水,恳请华北同学们扩散和参与。”

    如今,越来越多的微博名人与新闻媒体正在转发倡议书,越来越多的网友表示节水“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线上呼吁,正在得到线下响应,这一切,无疑让数十万库区父老乡亲欣慰。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