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网络“微时代”开启地震救援新通道

2013-04-22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

“我的表弟,四川泸州警察学院大三学生,地震时在宝兴县实习,从8点2分过后一直联系不上,他家人很担心,请帮找寻,万分感谢!联系电话:15994688750。”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一名叫蒋凯胜的年轻人于20日晚间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一条寻亲信息。蒋凯胜说,希望微博能发挥能量帮助找到表弟。

    而彼时,家住北京西城区的刘宁正在使用手机刷微博收看芦山地震相关的最新消息。翻屏中,刘宁已经转发出去了好几条类似的寻人信息。

    雅安芦山地震令全国人民揪心。在新华网新华微博设置的关于#为雅安祈福##雅安寻人#等微话题中,网民参与讨论达数万条。各级政府、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公益人士、普通网民纷纷在第一时间运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微”力量汇集抗灾救援大能量,搭建起新的救援生命线。

直击芦山救援,祈祷雅安平安

    社交媒体构筑“生命通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日在飞机上紧急召开会议部署救援工作。他强调,要及时公布灾情、救灾信息和群众伤亡情况,为抗震救灾提供准确信息。回看刚刚过去的一天多时间,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无疑成了信息公开、信息传播和聚合的“重要阵地”,成为通达灾情、参与救援的重要平台。

    20日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通过微博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消息。有媒体统计,这条距离地震发生仅53秒的信息成为此次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在随后的数小时内,以最新灾情、安全提示、求助呼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震微博在网络空间急剧增长,让更多的人短时间内迅速获知地震灾情。

    “请尽量使用网络或短信报平安,不要拨打四川电话,把资源留给救援!”“请民用车辆勿前往成雅高速,把生命通道留给最需要的人!”这是20日各社交平台上被广为传播扩散的两条信息。黄金救援72小时内,移动通信资源、高速公路,一虚一实,是连接灾区与外界的两条关键通道。社交媒体以其独到的传播优势,最大限度为两条“生命通道”的畅通清除障碍,为救援赢得时间、赢得资源。

    据记者收集信息,震后第一天,截至晚上21时,百度搜索引擎上关于雅安地震的信息有2,620,000条,新浪微博达3,160,670条,这些“微信息”的发布和转播不仅让更多的人第一时间关注了解灾区信息,在短时间内汇聚起了广泛的抗灾救灾能量,更是成为一部分因通信受阻无法与外界沟通的受灾居民的“生命通道”。

    政务微博、媒体微博打造“互动通道”

    “四川发布”是四川省新闻中心在新华微博开设的政务微博平台,这个平时以发布政务信息、公共服务信息为主的微博账户在地震发生后,于20日8时08分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截至目前已播发与地震相关的信息100余条。

    不仅如此,记者粗略统计发现,“雅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国家统计局雅安调查队”“四川交通”“四川气象”“四川共青团”等一大批政务微博也纷纷加入地震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洪流”中,成为抗震救灾、实现官民互动的重要手段。

    地震发生后,作为从成都通往雅安最主要的高速通道,成雅高速公路一度还在发卡收费,成雅高速成都入口出现拥堵。上午9时30分,有网友发微博呼吁成雅高速免费:“救命通道,高速请停止收费!”这条微博在短短不到1个小时内被转发数万次,并得到四川日报法人微博等媒体官微的转发。成都电视台现场连线记者目击这一幕,呼吁“请把杆抬起来”。71分钟后,10时41分,成雅高速沿线收费站全部取消收费,直接抬杆放行,同时免费的还有成温邛、雅西高速公路。

    业内通常将2010年视作政务微博元年,两年多来,政务微博在数量上出现“井喷”式增长,其在民意收集、政情传递、服务民生等功能实现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芦山地震发生后,我们看到,政务微博正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

#雅安寻人# 我的亲友你在哪里?

   网民共筑“爱心通道”

    “众人拾柴火焰高”。20日16时05分,新浪微公益平台发起“为雅安灾区捐款”公益项目,许多网友在转发同时纷纷慷慨解囊。“我忍不住要支持一把了,一起帮助,为雅安灾区捐款。”这段直白的话语,被许多网友写在了转发捐款信息的微博前面。据记者初步统计,截至20日22时42分,已经有12余家基金会在微公益平台上发起救助项目。

    支付宝也开通了网友捐款通道。在支付宝E公益平台,网友捐助从2元、5元、10元、20元、30元到100元、300元……北京市海淀区一家饭店店主叶勇在微博上表示,看到地震灾区同胞受难,那么多好心人捐款捐物,内心很不平静,因此他决定个人捐出1000元的同时,还决定其他捐款者可以免费到他的小店喝啤酒饮料,“为地震捐款不差钱!”叶勇说。

    “微博网友传递爱心、微信转发救援信息、普及应急救援提示、监督地方政府和媒体的作为,政务微博、企业领袖、商业账号、草根账号群体联动,谱写出多主体、全方位的应急救援正能量乐章,微博等社交媒体已成为网络化救灾的新载体。”舆情专家、武汉大学教授沈阳如此总结。

    在一片爱心的洪流中,不乏虚假信息参杂其中。新华社记者陈尚营21日上午发微博说,地震后,有人以伤者家属的名义公布存在诈骗嫌疑的手机号码,陈尚营自己也收到一条“我在前方救援,身上钱已捐给灾区,请汇款帮忙”的短信。他提示广大网友、手机用户擦亮眼睛,谨防受骗。

    沈阳指出,微博等社交媒体在地震救灾中传递了很多正能量,但其本身的缺陷不可避免,尤其是谣言、虚假信息的衍生和传播速度惊人,因此,不管是普通个人,还是媒体、政府都要学会“趋利避害”,善用社交媒体。沈阳建议,当前,和救灾有关的部门都应该开通微博,及时发布信息,公开救灾情况,以满足公众信息需求,让虚假不良信息“无空可钻”,媒体可以共同打造辟谣联盟,利用第三方力量最大可能地净化网络空间。此外,救灾部门应和社交媒体联合研发社交媒体大数据急报分析系统,进行灾害救援、信息扩散等工作。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