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国内首个太空旅行项目启动 航天爱好者可圆梦

2014-01-13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 ]

 国内首个太空旅行项目启动 专家提醒 私人游太空 要过体能关

    身着密闭的太空服和头盔,在失重的空间内,隔窗遥望美丽的蓝色星球,大概是每个人潜藏心底的梦想。近日启动的国内首个太空旅行项目,在国内提供6个私人太空游名额,为广大航空航天爱好者们提供了圆梦机会。但是专家提醒,圆梦虽美,体能考验不容忽视。

    太空游其实是亚轨道飞行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告诉记者,目前的太空旅行主要分为两大类:轨道飞行和亚轨道飞行。轨道飞行要在离地球表面200至4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至少转一圈,可以体验到太空飞行的所有乐趣,看到所有好看的美景。与之相对应的是,此类旅游的价格也很“好看”,约为3000万美元。据了解,世界上首位真正的太空游客、美国富豪体验的就是此类轨道飞行。

    而此次放开的私人太空游属于后者。亚轨道飞行的速度和动力比不上真正的宇宙飞船,在距离地面大约100公里处的太空边缘飞行,价格在20万美元左右。

    对于普通人身心挑战不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彭昊博士说,长时间在太空,由于没有重力感,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钙质流失,这是人体在太空的适应性反应,在重返地面时就会表现为力量减弱,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恢复。

    由于亚轨道飞行的时间短,其对于人体体能的考验和要求要远远低于轨道飞行。但是,彭昊也提醒公众,进入太空,对于普通人的身心还是会带来极大挑战。“人体突然处于微重力的环境时,体液会更多地涌向肢体上部,导致血压升高,有可能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庞之浩也提到,在发射时,人体要承受几倍于自身的重量,而且还要承受强烈的振动和噪音,对体能的考验较大。“不过,这也因人而异,那些连过山车、蹦极都不敢尝试的人,选择太空旅行还是要慎重。”

    庞之浩认为,相对于轨道飞行而言,出于节约成本的需要,此次放开的亚轨道飞行的准备训练不会太复杂,主要还是在模拟舱内进行失重、超重的模拟。“模拟训练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帮游客提前预习失重的心情,这样到了实地时,不至于太过惊慌失措。”

    短期内只是“小众”游戏

    对于未来私人太空游的前景,彭昊认为,从技术层面来说,私人太空游不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完全有可能把技术成果民用化。但是彭昊同时认为,私人太空旅游价格昂贵,消耗的能源多,产生的污染大,这些因素使其势必只会是小众的项目;而且太空游的风险巨大,一旦失败,有可能很难再建立公众信心。此外,航天器技术的进步也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私人太空旅游势必会牵扯到尚不完善的太空法等约束,以及各航天大国对太空利用的协约。在短时间内,只能是小部分人的新奇尝试。”

    庞之浩对太空游的前景则抱有乐观态度。“就像坐飞机一样,一开始是有钱人的特权,但是现在也成了比较平民的出行方式;未来的太空游也是一样。随着技术性能的完善和改进,价格会越来越低;随着旅行体验更为安全、舒适和愉快,参与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