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小升初、小学入学登记即将进入尾声。今年,西城区在这一过程中,取消了择校,共建不再作为入学方式,杜绝了各种形式的测试,在全区中小学实现了学生免试就近入学。
在家“等”来好学校
今年的招生工作,西城区始终坚持了公开透明,纪检部门和公证处全程参与监督。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招生全过程突出“严”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招生计划管理、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进度,严格控制二次流动、严格遵守招生纪律。
西城区小学招生从登记入学阶段到学校初审、教委联审,招生过程做到以适龄儿童户籍作为登记入学的依据,保证符合条件的西城区适龄儿童100%在学区内就近入学。
今年,该区小学计划入学总人数12000人,优质校计划总人数8800人,占全区计划的73%,小学实际招生总人数12200人。参加小升初计算机派位5958人,占实际小升初人数的77%,较去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15所高中示范校新增1300余个优质学位。
参加派位的毕业生中,超过半数学生进入优质中学。为保证派位工作的公开透明,西城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各中学校长、小学校长代表、部分 学生家长现场参加派位过程的监督工作。同时,北京市国立公证处还对计算机派位全程公证。有家长感慨:过去是挖空心思找好学校,今年在家“等”就等来了好学 校。
11学区区区有优质校
中小学全部免试就近入学,西城区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年,西城实行学区制,以街道行政区划为基础,划分11个学区,做到每个学区内都有优质校、教育集团校和特色学校,实现了教育资源均衡布局。
官园小学与黄城根小学重组,成为黄城根小学官园校区。家长们都为这样的举措拍手称快,在家门口就可以免试就近进入优质小学就读了。对此,黄 城根小学将在今年新学年开学后,安排官园校区新生与什刹海校区新生统一编班进行教学。实验二小、北京小学等一批承担重组任务的优质资源校,今年也通过教师 轮岗交流、学生混合编班,开设网上“共同视频课堂”等方式,实现了校内资源共享,达到质量共同提升。
在扩大优质资源的同时,西城区积极探索小学直升优质初中模式,确定了西什库小学、雷锋小学等12所小学明年起按比例直升优质初中。在此次招 生工作中,这12所小学吸引了家长的极大关注。德胜学区的裕中小学、陶然亭白纸坊学区的福州馆小学,因分别直升三帆中学、八中,从生源不足校成为炙手可热 的热点校。
北大等高校西城建中小学
西城区还积极探索优质中学举办附属小学的模式,采取互派校长助理参与对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共同参加校务会、行政会等方式,有效促进中小学有机结合、有效衔接,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名优中学办附属小学,对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质量提高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北师大附中校长刘沪说,学校将发挥百年名校的资源优势,系统设计中小学衔接的课程,探索中小学衔接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提升附小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今年5月份,文兴街小学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附属小学,积极探索高校办附小的模式。西城区还将陆续与北京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 目前,已经与北京大学确定合作内容,包括北京大学为西城培训一定数量的高水平学科教师;西城区为北京大学师生的社会实践提供资源、条件和平台;双方在西城 区共建中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