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在“世界标准日”前夕,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今天批准发布33项国家标准,涉及到健康安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在保障健康安全方面,《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国家标准的实施,将有效减少二次碰撞座椅对乘员的伤害,保护乘客生命安 全;明年4月1日实施《照明设备对人体电磁辐射的评价》不仅为企业控制照明设备电磁辐射提供了手段,也可让公众正确了解照明设备的辐射危害。
减少二次碰撞时
座椅对乘员的伤害
客运企业客车营运情况调研结果表明,客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车内乘客受到的伤害主要是由乘客与前方座椅或其背面附件的二次碰撞引起的。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李维菁介绍说,原有标准中对于座椅及其固定件强度的要求有静态试验或动态试验两种选择,由于动态试验准备工作量 较大、成本高,厂家一般都只选择做静态试验。但其实动态试验方法能够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和安全性能,发现并消除静态试验时不 易察觉到的安全隐患。因此,明年7月1日实施新标准取消了静态试验要求,要求座椅及其固定件必须进行动态试验,并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除此之外,增加了对 客车上安装于座椅前方的约束隔板的动态试验要求,并将标准适用范围扩展到所有乘客座椅的车辆固定件及其座椅安装。
“节能灯辐射大”是误区
如何评价生活中各式照明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公众和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也造成公众对电子电器产品的许多不必 要的恐慌。为便于生产企业评价和判断产品是否符合电磁辐射安全要求,帮助公众了解和正确看待照明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标准对如何评价照明设备的电磁辐射 作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同时提供了参考限值。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节能灯可放心使用,市民不必担心。”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总工程师查跃丹表示,在标准出台后,明年将针对照明设备的辐射安全组织全国性抽检。
速冻果蔬原料
须新鲜无破损
明年3月11日实施《速冻水果与蔬菜生产管理规范》从加工原料、设备设施、卫生、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水果和蔬菜速冻产品加工提出了具体 的规范和要求:在原料要求方面明确提出进行速冻加工的水果和蔬菜原料应是新鲜和无破损的;在卫生要求方面,标准特别规定了从事食品速冻加工应注意的卫生要 求。此外还根据不同种类水果和蔬菜原料的特点,明确提出了对不同类产品进行速冻所需的温度和时间,同时对产品的检验、暂存、运输、以及销售都作了严格的要 求。
该标准的实施降低了水果和蔬菜在运输中的损失,延长水果和蔬菜的保鲜和保质期,同时将新鲜果蔬冷冻后再进入贮存、流通等环节,防止蔬菜水果因温度、湿度变化导致的腐烂、变色、异味等情况,解决了果蔬保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