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北京海淀区 七一小学首开国际理解力课程

2015-12-18  来源: 北京晨报
[字体: ]

12月10日,海淀区七一小学迎来了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是来自韩国釜山一小学的学生们。在一天半的活动中,七一学子以东道主的身份陪同小客人 们糊风筝、学书法、参观校园,更邀请他们在自己家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对于七一小学来说,这只是学校众多外事交流活动中的一次;对于七一学子来说,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学校的“小外交家”。

  新鲜事 韩国学生住我家

  12月11日上午,结束一天半的交流访问活动,七一小学的学生们送走了韩国的小伙伴们,他们中的部分孩子因为不舍甚至不禁红了眼眶。作为中韩“小使者”五年级(8)班的黄秋硕这样评价此次仅24小时的相处:“太新鲜了!我甚至感觉这不是真的!”

  与黄秋硕结对的韩国小伙伴名叫金民峻,与他同龄。黄秋硕不无兴奋地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这是他第一次结交外国朋友。虽然一星期前,学校将韩国学生 的个人资料已经交到他的手上,但当见到真人时,金民峻给他的第一印象就两个字:“帅!高!”在第一天的活动中,黄秋硕与自己的新朋友一同参观校园、制作风 筝。虽然两人只能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但黄秋硕的心里依旧美滋滋的,他认为金民峻亦然。下午3点,黄秋硕的妈妈到校接两个孩子回家,在家里的时光,他手 把手教给金民峻中文名字的写法、一起打羽毛球,最后“一家四口”来到老舍茶馆吃饭。在24小时的朝夕相处中,黄秋硕发现韩国人身上具备一种值得他学习的品 质,那就是懂礼貌。“他会很主动、很恭敬地和我父母打招呼,吃饭的时候也会自觉坐在旁边的位置。”

  送走他的韩国新朋友,现在黄秋硕开始期待一年后的互访。到时候,他便能再次见到金民峻,也可以走进他的家庭、了解韩国当地的文化。

  大事记 荣获中美千校携手校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李佳介绍,此次活动约30余名韩国学生到校,也是学校首次与韩国学校建交。这远不是学校外事活动的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 次。不久前,学校入选“中美千校携手”项目,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市景山学校等3所学校共同成为本市首批项目校。千里 之行始于跬步,获得此项殊荣是学校一步一步扎实走过的结果,这就不得不提到学校的一个特殊机构——外事办。

  外事办,顾名思义是负责与国外或港澳台联系的机构,但在小学、甚至部分中学中也并不常见。七一小学外事办的工作却紧锣密鼓,因为学校早已与美 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宝岛台湾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建立友好校机制,如今又新增韩国。外事办负责人王雪瑞介绍,每年学校都邀请多国学校“走进来”,同时,学 校也会组织师生“走出去”。除互访以外,每逢重要节日,比如圣诞节、新年、春节等,学校师生还会通过视频的方式与友好校相互问候。这种氛围的营造和条件的 创设,使得学生对外国友人并不感到陌生或是惧怕。

  创新事 国际理解排入课表

  “海洋情怀、国际视野、美丽人生”是七一小学的办学理念,也正是基于学校的特色定位,一套酝酿已久的《国际理解》教材终于在今年10月问世。

  这套校本教材分为低、中、高三册,课程内容按照“北京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逐步放大的形式展开主题学习,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民族 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作为丛书的主编王雪瑞介绍,这本书编纂历时1年半,由于书籍内容包含语文、英语、地理、历史、政治、音乐等多门学科,是学科整 合的良好载体,因此学校大量教师资源被调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每节课后都设置“活动乐园”一项,这部分内容将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特点设置问题、校内外活 动等,与美国等友好校的视频交流环节也作为常态列入教材内容中。而目前学校建交的5个国家及地区介绍,也已经列入教材中,王雪瑞表示,这意味着以后学生可 以“有法可依”地了解友好校文化背景。

  丛书出版后,便立即投入使用,由各班班主任进行授课。“每月至少上一节课,一学期能讲完1个单元。”王雪瑞透露,在编书过程中,她已经在各学段 中选择了1名负责人对内容进行把关,之后,3位负责人协调各年级组教学组长并联络班主任设计教学内容。目前,班主任的课程PPT已经汇总,王雪瑞将把这些 资源共享,供各年级段老师们参考。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