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环境”“民生”“双创”:北京市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高频热词

2017-01-16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北京市代市长蔡奇在北京“两会”期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诸多部署。15日上午,在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十余位北京市政协委员做大会发言,“环境”“民生”“双创”等成为参政议政的高频热词。

        环境:“心腹”“心肺”之患不容偏废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和进展,特别是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面,建立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促进了三省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气质量的改善。近期三地环保部门签署《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合作协议》。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调研发现,目前 的水污染防控机制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尚存差距。例如,企事业单位治污责任未完全落实,末端治理的被动局面尚未根本扭转,截污控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艰 巨,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向社会资本市场开放。

        对此,张彤建议,先行试点开展跨省断面的水生态环境考核与补偿,建立 基于水量和水质的“省际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统一集中的水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系,联手源头控污,重拳治理未在工商注册的“黑户”的排污现象和向下水道 偷排现象,建立跨界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三地共享污染源和水环境状况信息。

        民生:生活服务业“提品质”“促公平”

        促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惠民生”的重要手段。针对北京市 “生活服务业市场”中的高端家政服务、全科医生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社区自治服务的“硬缺位”现象,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樊澄认为,尤其要关注文 化教育、健康医疗、养老、旅游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和感受的生活性服务领域改革开放的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樊澄说,充实生活服务业市场的有效供给,要“提品质”,也要“促公平”——要根据人口迁移、业态调整等变化,优化资源布局,引导生活服务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产品。

        以养老产业为例,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人222.8万,占10.2%,人口老龄化在全国排名第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重要支撑,可为老人提供便捷、可及和长期的医疗服务。

        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高彦彬指出,截至2016年9月,北京市有449家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达94.7%,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与162万老年人签约。

        高彦彬建议,未来可更加重视发挥医联体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引入商业保险来保障养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完善养老需求的软硬件措施,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办医机构的护理人员。

        双创:助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王报换说,调研发现,随着 北京推出系列“放管服”举措,透明、便利、公平的“双创”大环境正在形成,北京的“创新创业指数”稳居全国第一,民营企业家和商协会组织期待,更深层次推 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激发商协会组织的动力、活力和潜力。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范认为,创新创业 应以市场为主导,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政策规范、引导和支持。对此,张范建议,明确双创以“高精尖”产业为定位,进一步研究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创新创业 项目目录,谋划京津冀创新创业区域整体布局,逐步形成支撑“高精尖”定位的产业生态集群,实现三地联动、优势互补。

        “有效激活首都资源,鼓励大企业参与、国企资本投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加入创新创业。在市级层面构建技术、资金、信息、人才等综合性服务平台,以共享模式高效服务于创业者,逐步将该技术服务平台扩展到覆盖京津冀创新创业区域。”张范说。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