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清华大学获悉,首届全国大学生类脑计算创新应用大赛暨国际邀请赛将于8月至10月在清华大学举行。
智能,是人类永恒的追寻。近年来,包括谷歌、微软、腾讯、华为等各大知名公司在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投入和突破,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也拉开了智能革命时代的序幕。
主办方介绍,首届全国大学生类脑计算创新应用大赛希望能以比赛形式推广类脑计算,开展类脑计算的科普宣传,通过比赛发现、培养优秀人才,激发青年学子对类脑计算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能够找到创新应用,探索科研突破。以大赛为平台,鼓励参赛选手大胆创新,挖掘类脑计算的特点和优势,以应用为导向促进基础理论、软件算法、硬件芯片、计算系统的全面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施路平说。
施路平表示,“类脑计算是指借鉴大脑的神经网络结构和其信息存储处理运作机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在硬件、软件和算法等多个层面对于现有的计算体系进行本质变革,目标是制造类脑计算机,最终实现人工通用智能。”类脑计算进步将对计算机、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等信息领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带动工业、农业、医疗、金融以及国防等各行业的深入发展。
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邓宁介绍,本次大赛采用开放式命题。作品要以类脑通用智能系统为主题,其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可穿戴设备、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智能手机APP等。特别鼓励新创意、新算法、新应用。提交的作品要求体现通用性、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大赛面向对象为国内外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读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年级与专业均无限制。大赛分为预赛与决赛两个阶段,决赛将于10月14、15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大赛奖金总额为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