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北京像一本书 厚厚的永远翻不完

2018-01-29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 ]

  “北京就像一本书,厚厚的永远也翻不完,什么时候读,翻到哪儿,都很吸引你,都让你回味无穷……”昨天下午,北京市政协第十三届第一次会议联组讨论会上,围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主题,吉林主席建议,写一部北京简史的读本,准确地把北京几千年各方面讲到位,最好还有个北京简史展,让来北京的人在短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北京。会上,曲仲、杨利慧等多名委员踊跃建言献策。

  朱岩石委员

  把中轴线放在老城保护尺度中

  以中轴线文化申遗作为目标,对北京老城文化遗产的保护非常重要,但这项工作有很大难度和挑战性,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

  中轴线申遗工作不要把眼光仅仅盯在中轴线本体上。中轴线东西两侧有很多对称的标志物、建筑物和建筑群,都是对中轴线很好的诠释。

  在老城保护中,不要轻易采取过多的复建和复原方式。中轴线保护最重要的是真实性,并兼顾完整性。要把中轴线保护放到老城保护更大的尺度中来,通过保护老城更大范围的文化遗产,加强北京城内文化遗产之间有机的联系。

  杨利慧委员

  历史文化之旅讲述北京故事

  北京的历史是有温度的,没有市民的主体性参与,城市内尽管存在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建筑,也不免空洞、单薄。因此,要让市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到保护、展示历史名城风貌的“前台”。

  可以推出由政府支持,专家学者与市民、非遗传承人共同设计北京的历史文化之旅,让居住在胡同里和四合院的普通百姓、非遗传承人直接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北京的历史以及个人对非遗艺术的理解。在文化地图上标注非遗工作坊的地址,只要用手机扫描地图上标识的APP,便能直接观看和聆听他们的故事和技艺。

  还可以建设北京的历史文化口述史数据平台,保护研究历史人物和事件。建设一个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数据库,用口述史的方式,采用现代影像技术,深度记录并保护普通运河人与大运河的生命关联和记忆。

  张伟委员

  建成全球最大城市图书馆

  北京的文化中心建设,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和高效的物流体系,建成一个覆盖全北京的“动态图书馆”。读者在线上选书,做好借书、还书记录,实物的书在线下流动,社区、校园、企事业单位、胡同里咖啡屋、茶室以及便利店,均可成为动态图书馆的书架。读者足不出户,或就近借书还书,减少交通出行的压力,还支持了物流服务业的发展。

  一个所有图书永远在流动中的动态图书馆,可让北京真正成为一座书香之都,成为一个全球最大的城市图书馆。

  闫贤良委员

  建立历史文化街区云平台

  应该将街巷整治提升和街巷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首都之窗网站可以建设数字北京文化地图,通过考古数据和GIS地图,建立基本反映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大数据云平台。

  还应该尽快废除北京“文物迁建”许可,并在“总规”中对城市街区“迁建”而未建的文物明确规划,让专业设计者、古建队伍和居民一起参与到胡同整理和复建中。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