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其他信息 > 正文

非遗传承人作品拍卖下月举槌(图)

2011-05-25  来源:千龙网
[字体: ]

灯彩传人张连友说:“从没想到我的灯笼能进荣宝斋。”

  底价几百万元的玉雕、“蒙镶”工艺品,几十万元的古琴,几千、几百元的木版水印画、灯笼……北京市文化局昨天宣布,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将于6月12日在荣宝斋大厦正式开拍。在昨天的发布现场,灯彩、漆雕、蒙镶等部分拍品提前得以亮相。

  非遗拍卖,要凭技艺定价

  此次拍卖,是全国首次举行大规模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品的专场拍卖活动。届时将有包括“燕京八绝”在内的48项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共86件作品上拍。和普通的古董、艺术品拍卖会不同,参与此次拍卖的大部分拍品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创作的,有些还是近几年非遗受到社会重视后才创作的新品。

  虽然有些拍品看上去貌不惊人,但其背后却都是一个个珍贵的传统制作技艺;而很多技艺的传承人,都可以堪称是全国独一份。比如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聚元号弓箭技艺,就是在几乎绝迹的生死一线间,又被其传承人杨福喜重新发现它的价值,才使得这门技艺得以延续。

  北京有俗话说“莲花灯,莲花灯,今儿点明儿扔……”北京灯彩传人张连友说,灯笼原本只是个玩意儿,以前人们管他叫卖灯笼的,现在却尊称他为大师,而他扎的灯笼也成了艺术品。“从没想到我的灯笼能进荣宝斋,做梦都梦不到这样的好事。”当被问到他带来的灯笼起拍价是多少时,老人激动地说:“随便给!”

  拍卖珍品,为了更好传承

  现场展示中最昂贵的拍品,是市级非遗项目“蒙镶”工艺品佛塔。这座佛塔高不过四十多厘米,塔体内部为银,表面是鎏金的,塔体周身还镶嵌着绿松石,点缀着红珊瑚,据该项目传承人吴中凤介绍,这个塔制作于清朝,其所采用的鎏金工艺是中国独有,他自己报出的起拍价便高达140万元。

  “蒙镶”工艺品的身价如此昂贵,不仅是因为其材质非常金贵、制作难度太大,更因为这门手艺如今只有吴中凤一人掌握。吴中凤说,他参加此次拍卖会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卖佛塔,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蒙镶”这个手艺。另外,如果有了更多的经营收入,也就有了培训传人的经费,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人文传统,是最好的招牌

  去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张北宋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御铭的“松石间意”琴,曾以1.3664亿元的高价成交;而在此次非遗拍卖中,也有一张古琴拍品出现,其起拍价为30万元。在发布现场,古琴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鹏现场演奏了一曲《良宵引》,古琴低沉、浑厚、圆润的乐音,令人不由得进入一种优雅的意境。

  古琴制作工艺复杂,用料讲究,这张仿制唐朝名琴的古琴,使用老房子里拆下来的杉木做面板,用梓木做底板,要耗时两年才能完成。不过,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古琴制作技艺曾一度衰微,使得饱含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古琴几乎消失。直到2008年王鹏制作的古琴在北京奥运会上亮相之后,才使得人们重新关注这门古老的技艺。

  非遗保护专家祁庆富认为,此次拍卖的意义不在于这些非遗精品能够卖出多少钱,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催化作用。“它能够提升全社会对非遗保护的自觉性,让大家了解到真实的非遗技艺,提升非遗传承人本身的价值,让他们感到一种得到社会认可的光荣。”祁庆富说。

  本次拍卖将于6月9日至11日在荣宝斋大厦进行预展,6月12日正式拍卖。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