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其他信息 > 正文

布里顿《战争安魂曲》京城首演

2013-10-06  来源:新京报
[字体: ]

北京国际音乐节《战争安魂曲》中国首演音乐会现场。

    弥补半世纪前首演遗憾;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到处“推荐”

    51年后,布里顿的巨作《战争安魂曲》昨晚终于在京城唱响。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携上海交响乐团、伦敦之声合唱团及多位歌唱家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带来这部为二战中遭受德国飞机空袭而毁的考文垂大教堂重建而作的乐曲。迪图瓦昨日表示,这是一部深深触动他的作品,他曾经一度把谱子放在公文包里,走到哪儿“推销”到哪儿。

    《战争安魂曲》首演于1962年5月30日,除了为了纪念考文垂大教堂,布里顿也为了纪念在二战中牺牲的四位亡友。全曲时长90分钟,表现了二战中英、德、苏三国在战争中所遭受的心灵创伤。由于其规模庞大,演出难度很高,这部作品迟迟未能来到中国。在1962年首演时,布里顿曾经希望三位独唱家分别来自苏、德、英三个参战国,但原本接受邀请的前苏联女高音维什内芙斯卡娅因为政治原因没能成行,从而成为了首演的遗憾。

    在昨日排练前接受采访时,迪图瓦讲述了自己和《战争安魂曲》的渊源,他说自己是天主教徒,很多的安魂曲都和天主教有关,安魂曲本身就是死亡的弥撒。而安魂曲又常常使用拉丁文,拉丁文是非常优美的语言,尤其是 在和英国诗歌结合在一起时。“在座的人里,我可能是唯一经历过二战的人。我记得开战那天是我第一天上学,我当时在瑞士,铺天盖地的新闻都是谈战争,那种恐惧感一直都在。我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是在日内瓦,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谱子放在公文包里,走到哪儿推销到哪儿,告诉大家这个曲子有多么多么好。”

    参加本场演出的三位独唱家也都来头不小,其中包括了英国抒情男高音约翰·马克·安斯利、德国男中音汉诺·缪勒·布拉赫曼以及俄罗斯女高音塔基亚娜·帕芙洛夫斯卡娅,他们三人都曾经多次演绎这部作品。

    ■ 另类古典

    “骇客”演绎特别古典乐

    由韩国钢琴家朱炫基和俄罗斯小提琴家阿里克斯·伊古德斯曼组成的“古典音乐骇客”今晚将在三里屯橙色大厅突袭音乐节。这对组合把大量搞怪元素加入到演出中,风衣加墨镜的装扮酷似电影《骇客帝国》中的人物形象,为他们赢得“古典音乐骇客”的称号。他们录制的音乐会DVD在欧洲热卖,在视频网络曾创下3000万次的点击率。

    今天的音乐会,两个人会拿出看家曲目,包括他们独创的作品《手机奏鸣曲》,这部曲子是为了讽刺手机铃声干扰音乐会的行为而创作的。另有根据莫扎特、贝多芬、格里格的作品创编的音乐滑稽戏《信用卡》等。“我们混合了很多形式的音乐,不仅仅是古典,也有说唱、重金属等等,对我们来说音乐没有古典和非古典的区分,而只有好音乐和不好的音乐。”伊古德斯曼道。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