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美术史的再发现:孙佩苍及其收藏展”11日在中国油画院开幕,旨在通过历史的追踪探讨关于孙佩苍的传奇及其中西、古今藏品文脉的延续。
被称为中国“西画东渐”第一人的孙佩苍,民国时期曾担任驻法公使、中法大学校长等,他收藏西方油画的世界视野和谱系研究,在中西艺术交流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悉,展览共分为文献与藏品两部分,前者以孙佩苍之孙孙元所著《寻找孙佩苍》一书为内在脉络,汇聚其历经5载、走访各地所收集的有关孙佩苍的历史文献,以及在诸多专家学者帮助下拼凑复原的历史片段,逐渐还原在民国美术史中极为重要又不甚清晰的“孙佩苍”形象。
展览的藏品部分则将孙佩苍家属保留的藏品遗存汇集一堂。其中,徐悲鸿、吴作人部分共计8件。西画部分包括迪亚兹、劳伦斯、道墨、图尔斯、卡里尔等西方18世纪以来的诸多名家之作。
主办方表示,从有限的文献资料和留存藏品来看,孙佩苍及其收藏已成为民国艺术史、艺术收藏和美术教育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的历史个案,展览有望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市场提供更多的参照。
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主办,北京文物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