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其他信息 > 正文

郭晓川:没有文化底蕴难出艺术大家

2015-04-22  来源:新华网北京书画频道
[字体: ]

    郭晓川,1962年生于山东省微山县。1979年到南京军区服役。1984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从 事杂志美编和记者工作。199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94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系攻读美术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历任《美术观察》杂志副社长、《中华文化画报》社主编、《画刊•今日中国美术》杂志主编等职。2014年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文 化艺术策划研究所研究员。

     2009年以前,郭晓川更多的是以美术理论家、美术批评家、出版编辑家和艺术策展人的身份活跃于美术界。2014年以后,郭晓川说自己更多的是以一个画家的身份出现在美术界。

    郭晓川为自己编撰了一份年表,上面清楚的显示了他从8岁之后的艺术成长历程:8岁入读小学,9岁拜师学画,10岁开始创作的作品便参加山东省各类美术展览,27岁开始专注于美术史的研究并撰写发表多篇论文,47岁第一次举办自己的个人画展……

创作中的郭晓川。

    母亲的支持成就艺术之路

    郭晓川介绍说自己刚上小学时特别爱写写画画,只要是能画的地方都被他画满了“杰作”,课本和作业本上理所当然地被自己画得到处都是,老师认为他调皮,就告诉了母亲。但母亲没有责骂他,反而找到了微山县当地文化馆搞艺术创作的赵明程做他的艺术启蒙老师。

    “赵明程老师是我的艺术启蒙老师,他不仅教我画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思想素养,他认为一个画家的成长与成才不应该只是一味提高绘画技巧,更应该注重文化修养,所以除了跟赵明程老师学画画之外,我在校时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郭晓川说。

    17岁高中毕业之后,由于优秀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郭晓川被学校推荐去当兵,这是郭晓川儿时的梦想,他渴望走进军营,走向社会,而不是继续与书桌为伍,虽然家里极力反对他放弃学业,郭晓川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去当兵。

    在军队的时间里,除了平时的军事训练,业余时间郭晓川全部用来读书画画,后来复员时很多战友都去了公检法这一类单位,而他选择回到县文化馆工作。

    郭晓川说:“我母亲特别希望我去做自己擅长的事,在文化馆从事美术创作和文物考古的工作,回到文化馆我正好继续向赵明程老师学习美术,那时我还参加了1982年建国后的第二次文物普查,和社会基层的接触比较多。”

郭晓川的画室墙壁上挂着他最近创作的人物画作。

    没有文化底蕴难出艺术大家

    在文化馆工作了三年,郭晓川选择重新开始自己的学业,1984年考上了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师范专业,在山东艺术学院的学习让郭晓川的绘画专业 技术得到提高,同时对于美术的认识更为广阔。1991年入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研究史前和秦汉美术史,1994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读博 士,因为考博时的英语成绩比较好而被分去研究西方美术史。

    从1992年开始,郭晓川的名字活跃在各大美术杂志,他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和多篇学术论文,譬如《中西美术史方法论比较》《当前中国美术三 种运作机制及其特点》和《山水翡翠创作理论与实践刍议》等。他策划并举办了多次艺术大展,譬如1998年的中国当代美术二十年启示录美术展览、今日中国美 术大展以及2012新写实油画展览等。但是,他从没有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这些展览中。

    郭晓川喜欢写诗,常常会将自己写的律诗用手机短信发给自己的朋友,细心的朋友还将这些诗歌归拢形成“郭晓川诗歌”的小册子,在郭晓川的画中,常常题写自己创作的律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我常常会思考我们现在的美术状况,这条路应该怎么去走,我认为一个画家如果想要有更高的成就,必定是在画画之外多下工夫,美术应该是一个 综合学科,而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的美术高等教育割裂式的教学方法,要么囿于某一种形式绘画技巧的训练,要么拘泥于单一的理论,没有文化底蕴很难出现大艺术 家。打个比方,你看现在画山水画的有几个敢写自己的诗歌,甚至抄唐诗宋词都能抄错。”郭晓川把艺术学习比喻成为癌细胞的形成,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有长期的文 化积累,应该对社会有深刻的认识,应该跟生活融合在一起,应该去寻找真理性的东西,使艺术技巧和思想修养得到提高,有一个完整的经得起推敲的理论。郭晓川 说这也是自己在读研究生与博士期间选择研究美术史的原因。

《猫头鹰》是郭晓川目前最为喜欢的一幅作品。

    我给自己的定义是画家

    2009年,中国收藏家协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郭晓川作品展览”,第一次将郭晓川的作品展现在大众的视线里。那次展览之后,郭晓川再一 次在大众面前隐藏起来。直到201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研究所承办“翠屏蓬瀛——郭晓川、尤昌明翡翠山水作 品展览”,郭晓川在翡翠上画山水的回归方式让大众惊艳了一把。

    “可能私下里朋友们知道我画画,但是很多人基本上不知道我画画,第一次办个人展览的时候,很多人看到之后很吃惊,说郭晓川什么时候成了画 家,还画这么好的画,但是如果我给那次展览作品打分也就是刚刚及格,自己感觉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他说自己不做展览是因为需要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安静 地画画,把自己研究的东西理论、技巧以及文化完美地融合起来,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艺术的本源,直到觉得自己的作品成熟了,到了可以给大家看的时候就会拿 出来。

    对于自己的多重身份,郭晓川说:“我给自己的定义是画家。多年以来,我以美术理论家、美术批评家的身份出现在美术界,研究美术的前世今生, 这样让我对历史上和现当代的美术流派更为了解,并研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以策展人或者编辑出版者的身份出现在美术界,这些组织策划的活动对我来说更多 的是自我教育,我希望自己有更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我一直想着如何将诗、书、画、印较好的结合,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出具有时代性的突破。”

    郭晓川在美术理论研究、美术批评和创作实践中,经过长期和深入的思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他把自己的这个理论思想叫做“绝对的折中 主义”。 他说,这个理论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艺术标准的“好或者坏”只有一个;另一个是创作方法折中,艺术作品只要是能完美的表达自己的理念、情感, 什么样的表现形式都可以。

    “说梦想,当然是把自己的创作成果打造成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名片。”郭晓川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一整套自己的理论体系,整合艺术理论,延续和发扬传统文化,还原诗、书、画、印这一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形式在世界艺术之林的影响。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