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其他信息 > 正文

60余精品带你领略齐白石笔下的书法意蕴

2018-01-04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我生无田食破砚——齐白石笔下的书法意蕴之二”专题展近日于北京画院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

        此次展览由北京画院联合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主办,将国内6家重要齐白石收藏机构的60余件(套)精品汇聚一堂,为参观者了解、欣赏白石老人并不为人熟知的书法艺术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我生无田食破砚”,源自苏东坡的诗句,清代篆刻家黄易曾以此句治印。齐白石习篆刻初期,曾专门临刻过黄易这方印章。白石老人曾言“我诗第一,印次之,书再次之,画更次之。”虽然书名常常被画名掩盖,但他的书法成就是排在绘画之前的。

        据悉,此次展览共分为“日洗砚池挥宿墨”“删去临摹手一双”“眼昏看世不模糊”“已卜余年见太平”四部分,意在追溯齐白石书法发展演变的脉络。

        其中,两件《甑屋》作品堪称齐白石行书代表作。甑,是中国古代的蒸食 用具,齐白石寓意自己卖字画所得可换柴米养家糊口,故为画室起名为“甑屋”。作品写道“余童子时喜写字,祖母尝太息曰:汝好学,惜生来时走错了人家。俗 云:三日风,四日雨,那见文章锅里煮。明朝无米,吾儿奈何?及廿余岁时,尝得作画钱买柴米,祖母笑曰:那知今日锅里煮吾儿之画也。……依然煮画以活余年。 痛祖母不能呼吾儿同餐矣。”简练的话语饱含着白石老人思念祖母的深情和“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无奈。

        齐白石行书老辣奔放,线条行云流水又极具变化,他的篆书则多用于题写楹联、中堂和横批,并与篆刻艺术融为一体。整体书风苍劲古拙、气势雄强,愈到晚年愈大开大合、自由奔放。

        据悉,此次展览不仅展出北京画院藏的书法精品,还重点呈现了辽宁省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的齐白石晚年书法精品,涵盖行、篆、隶、楷等多种字体。

    

            图为“我生无田食破砚”印,齐白石作 (北京画院供图)

        图为观众在现场参观。

        图为齐白石书法作品《甑屋》之一。

        图为齐白石书法作品《甑屋》之二。

        图为齐白石行书作品。

        图为观众在作品前观赏点评。

        图为观众在展品前驻足。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