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青岛市召开了青岛生态市建设工作会议,大会表彰了市建委、海洋渔业局等2003-2007年生态市建设先进单位以及张惠敏等先进个人,并与各区市一把手签订了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2008-2012),大会还总结部署了全市生态市建设工作。
据了解,五年来,该市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三大重点,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圆满地完成了生态市建设第一阶段目标任务,被省政府授予“生态市建设先进市”称号,受到了通报表彰。全市已有199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377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50家企业被树为循环经济示范点。继青岛新天地工业园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静脉产业类生态示范园区之后,青岛高新区市北产业园也被正式批准建设国家生态工业园。城阳区、黄岛区相继成为国家级环境管理示范区,青岛市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该市环保部门先后累计淘汰燃煤锅炉3000余台,更新公交车1200余辆。同时加大了脱硫工程建设力度,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等企业13个发电机组18台燃煤锅炉安装了脱硫设施并投入运行,全市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到火电机组装机总容量的86%。2006年和2007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削减率达到20.9%,空气质量优良率由88%提高到91.2%。“十一五”规划中确定,到2010年,该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要比2005年分别削减26.32%和18%。
据介绍,青岛市还先后投资22亿元,对张村河、墨水河、风河等多条过城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前海一线实现了全部截污。为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还投资6.97亿元,实施了12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新改扩建工程和137条道路的截污改造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多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在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方面,建设了服务于半岛地区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新建了胶州市、即墨市、莱西市、平度市城市垃圾处理厂,启动了小涧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黄岛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工作。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率不断提高,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
青岛市连续两次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目前,该市44个镇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镇,三区五市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