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生态资源 > 正文

东平 生态建设打造发展“绿色引擎”

2008-10-06  来源:泰安新闻网
[字体: ]
  秋高气爽的季节是东平湖最美的时候。东平湖湿地内水域开阔、港汊纵横、芦苇丛生、鱼跃鸟鸣。几万只水鸟成群结队,在湖面攀缘栖息,吸引着一批批前来观鸟、采菱的游人。东平县环保局副局长尚福爱介绍说:“由于持续不断的加强生态建设,东平湖内对水质要求很高的白鹤、灰鹤等珍稀鸟类和银鱼、鳜鱼等稀有鱼种都明显增多,目前,已有大雁、草鹭、雨鸥、水鸡等水鸟30多种,这里成了水鸟的天堂。”

  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和全省重要的淡水鱼生产基地,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最后一级蓄水水库,水质好坏备受关注。为保证水质要求,近年来,东平县以实施南水北调重点工程、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为重点,对新、改、扩建的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积极支持鼓励无污染、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项目落地投产。2007年,对27家排污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投入资金2300万元,督促企业新上治污设备20台(套)。在近几年经济总量成倍增长的情况下,东平县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4.3%,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由于推广了节能技术、材料和产品,主要污染物COD同比下降14.63%,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到了2.5亿元,同比增长了10%。

  这个县着力推进生态建设。实施了稻屯洼水质净化工程、大汶河入湖口、旧县乡出湖口人工湿地工程等三个项目。自去年以来,先后投资1300万元,建设人工湿地4500亩,进一步控制了面源污染。今年,这个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依法关停小淀粉加工企业420家,山石开采业户185家,虽然传统产业不复存在,但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保护东平湖渔业资源既能增加当地渔民群众经济收入,又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此,东平县实施了东平湖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项目。自2005年以来,放流优质鱼蟹种苗1197.3万尾(只)。通过连续增殖放流,目前东平湖内鱼类种类已恢复至30多种,水生维管束植物40多种,生物种群得到根本性恢复,生物链得到有机链接,东平湖核心区域水体透明度已高达3.5米,比放流前增加了2.5米。

  东平县超前运作,科学谋划,推进荒山绿化、优质果品基地建设、绿色通道建设、农田林网及用材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全力打造生态大县、绿色东平。截至目前,全县林地面积达34.5 万亩,其中农田林网面积61.5万亩,建成绿色通道591.5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0.1%。青山吐翠、鱼跃鸟飞的美景每年吸引森林旅游、湿地观光的游客30多万人次,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8亿元,成为东平以生态建设打造发展“绿色引擎”的生动写照。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