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4月10只朱鹮从陕西洋县引进到德清下渚湖后,上周三,又有两只来自四川卧龙的大熊猫“落户”到安吉竹博园,它们与在长兴世代繁衍生息的扬子鳄一起,为湖州的生态建设打了高分。
朱鹮是稀世珍禽,被誉为“东方宝石”。过去,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后因环境恶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上世纪70年代,一度被视为灭绝。1981年5月,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7只野生朱鹮,经过保护,目前已发展到1200余只。
人工种群固定后,国家林业局决
朱鹮是稀世珍禽,被誉为“东方宝石”。过去,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后因环境恶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上世纪70年代,一度被视为灭绝。1981年5月,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7只野生朱鹮,经过保护,目前已发展到1200余只。
人工种群固定后,国家林业局决
定选择适当地点进行野外回放,以恢复重建野生种群。可是,朱鹮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酷爱没有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污染的湿地,特别在食物方面,必须食用活的泥鳅,哪怕泥鳅有一点血丝都不吃。为此,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的专家多次来湖州考察,当看到德清下渚湖区域广阔,山、水、岛等资源俱全,马上意识到这是3年来苦苦寻觅的朱鹮浙江栖息地。
如今,10只朱鹮迷上了德清的“新家”,它们在下渚湖里嬉戏觅食,并产卵生子。该县政府负责人说,国际上已把保护鸟类作为衡量生态保护水平、社会文化和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朱鹮落户德清,是对多年来湖州市和德清县重视生态建设的充分肯定。
安吉县引进“国宝”的计划,在汶川大地震后进展加快。因为地震,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到很大破坏,国家开始为大熊猫挑选第二故乡。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保护中心的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安吉有成片的竹海和清清的溪流,生物繁多,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大熊猫的生存。
于是,优美迷人的自然环境和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得安吉在与绍兴等地的竞争中略胜一筹,成为大熊猫在浙江的“第二故乡”。
大熊猫的落户,为我国首个生态县的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安吉县环保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建设机制,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一起联合攻关,继续打造中国美丽乡村,为子孙后代造福。
与外来的朱鹮和大熊猫不同,长兴则是扬子鳄的故乡。1978年,几位农民发现后,开始自发圈养,细心呵护和照顾,让扬子鳄生活得自由自在,数量急剧增加,成功地跨越了“濒危线”。
保护扬子鳄,只是长兴人下大力气进行生态建设的一个方面。如今,该县青山绿水相映成趣,真正成为“太湖明珠”。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现在,三县纷纷收获了生态建设结下的硕果:今年前8个月,安吉累计接待游客363万人次,总收入达13.2亿元,旅游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德清在喜迎上海、杭州等地游客的同时,也让生产的“绿色农产品”走上了都市人的餐桌;“第一天到达,第二天就签约,投资总额3800万美金。”来自温州的吴振旺在解释为什么把企业选址长兴时,只说了三个字:“环境好。”
从最初的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到后来的下大力气进行生态治理,再到品尝收获的喜悦,三“国宝”青睐湖州的背后,透射着湖州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