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生态资源 > 正文

贝类礁石的命运堪忧

2009-06-09  来源:中国环保网
[字体: ]
  地球上85%的礁石都已经消失。而那些幸存者则面临着毁灭性的捕鱼行为、疾病以及海岸开发的威胁。这听起来像全球热带珊瑚礁耸人听闻的末日预言,而事实上这就是对寒冷水域里生存的牡蛎和双壳贝形成的礁石的评估后做出的一个结论。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不久前在国际海洋保护大会上发表报告,称贝类礁石是全世界最岌岌可危的海洋栖息地,比珊瑚礁以及红树林森林的现状要糟糕的多。该报道的联合撰稿人,同时也是大自然保护协会弗罗里达夏地岛海洋研究团队队员罗伯特·布鲁姆博格(Robert Brumbaugh)认为:“正如牡蛎、小贝肉以及贻贝一样,几千年以来贝类也是人类生存的食物,但是人类很少认识到这一点进而关注其命运。”贝类生物学家希望大自然保护协会的这样全球调查能像1998年“全球珊瑚礁预警网络”报告一样,能激起人们保护贝类礁石的激情和行动。

  贝类礁石保护海岸遭到侵蚀,并为其他动物提供避难所,同时双壳类生物也过滤悬浮性有机物,清理水中的杂草比如海苔。因为人们认为贝类生物已经非常稀少以至于不再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从而很少有人认识到贝类生物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师”所起的作用。

  大自然保护协会的研究团队查阅了文字材料、访问了科学家并对捕鱼数据进行了分析,估测出全球44个生态地区的144个海湾以及河口的贝类礁石健康情况。在大多数的海湾,贝类礁石规模已经缩小到其历史规模的10%。在很多此前贝类礁石集中的中心地域,比如北美、欧洲以及澳大利亚,贝类礁石已经灭绝。规模缩小的原因多样,包括过度捕捞、异域生物的入侵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

  在欧洲,引进水产养殖的太平洋牡蛎如今已经从纬度偏低的南部地区转移到北部海域,这种外来生物对当地的原生物种贻贝产生了极大地威胁,并对其他生物也有相同的撞击作用。同时在美国东南部的墨西哥海湾,由于亚特兰大和其他城市用水需求增加,使流入海洋的河水减少,导致三角洲海水盐度变高,这样一来外来入侵的海洋掠夺者便以当地牡蛎为大餐,牡蛎陷入极度困难的境地。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如果管理得当,牡蛎礁石还有可能恢复过来。在福罗里达州东部海岸,经年累月的船舶来往扰乱了牡蛎生物,创造出“死亡边缘”,但是在奥兰多中弗罗里达大学的琳达·沃特斯(Linda Walters)带领志愿者,使用两栖挖掘机移除海洋碎片,然后将放有空贝壳的网眼放入海里。这样一来有利于幼虫在这里安家,大约18个月之后,网眼里面生存着和此前一样密度的牡蛎。这一团队已经放置了8500个类似的网眼垫子,并准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放置3500个这样的装置,来恢复贝类海洋内牡蛎礁石。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