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显示,柴达木盆地成为青海高原升温最显著的地区,升温水平明显高于中国平均水平。同时,气候预测表明,未来10年至20年,柴达木盆地的气温还将继续上升。
据青海省气候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1961年至2008年,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升温率为每10年0.44摄氏度,是青海省气温升幅最大的地区,并明显高于近50年全球0.13摄氏度、中国0.16摄氏度的增幅。
戴升说,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温呈持续上升状态,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盆地年平均气温呈现显著升温趋势,特别是1998年到本世纪初这种升温趋势更加明显。
相关预测表明,未来10至20年,柴达木盆地的气温将继续上升,可能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偏高0.5摄氏度左右。
戴升说,气候变化带来双重影响。监测显示,气候变暖使柴达木盆地牧草生育期天数延长了3至5天,天然放牧时间延长,缓解了冬春季草场的压力。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多使草场植被退化趋势趋缓,草地生产力增大、草场载畜能力提高,同时,增温特别是冬季气温升高,有利于喜温作物面积扩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但气候变暖同时也会导致局部干旱高温,农作物发育期提前而晚霜冻危害加大,作物病虫害增多等不利状况。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盆区盐湖、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它也是整个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显著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