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埃塞俄比亚宣布将在其境内的尼罗河沿岸新建两座水坝。装机容量为5250兆瓦的水电厂项目于6个月前启动。埃及却对此不满,担心尼罗河的流量受到影响。
据路透社消息,有“非洲之角”美称的埃塞俄比亚的目标是10年内实现发电量2万兆瓦,计划在未来25年内投入120亿美元用于提高电力装机容量。
据该国官方估计,由于埃塞俄比亚境内山势崎岖,蜿蜒其而下的河流发电潜力每年约达4.5万兆瓦。
“我们正着手在尼罗河流域再建两座水坝,目前在挪威政府的支持下在进行可行性测试。”埃塞俄比亚国家电力集团总经理米若特(Mihret Debebe)表示。
米若特没有给出项目的时间表,但他说 “在不远的将来” 这两座水坝完工后可发电2100兆瓦。
他说:“在2020年以前的下一个五年期,我们在尼罗河流域的发电量将达到5000兆瓦。”
完全依赖于尼罗河的埃及长期以来反对上游国家利用尼罗河水资源。
尼罗河全长6670公里,流经非洲10个国家。近年来,随着尼罗河流域国家的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各国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目前分配尼罗河水的依据仍然是几十年前的协议。根据埃及与苏丹在1959年签订的用水协议,埃及每年使用尼罗河水量为555亿立方米,苏丹为185亿立方米,这使得两国合计拥有尼罗水资源的90%,这样的协议显然不能被其他尼罗河沿岸国家接受。
为此,尼罗河流域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合理分配河水资源问题展开一系列磋商,新近推出了重新分配尼罗河水资源的框架协议,但是埃及拒绝加入。
埃塞俄比亚目前在建的“复兴大坝”耗资近50亿美元,大坝有望于五年后建成。
埃塞俄比亚于本周三晚些时候还和一些外资公司签订了11个合同,价值约3.29亿美元,包括用于出口的输电线路建设、修复现有的子站以及管理费用。项目资金主要由非洲发展银行提供。
埃塞俄比亚致力于成为非洲大陆的主要电力输出国,计划出口到苏丹、也门、肯尼亚甚至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