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生态资源 > 正文

龙须沟曾是重要排水系统

2012-08-29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 ]

碑文拓片

《正阳桥疏渠记》碑

因为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话剧,龙须沟广为人知。但很多人也许有所不知,三里河和龙须沟曾是北京外城两条重要的排水系统。乾隆皇帝两次下令整治,并将整治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正阳桥疏渠记》刻于碑上,石碑至今尚存。

乾隆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明智而且有所作为的封建君王,他当政60年,号称太平盛世。当然,太平盛世不等于没有天灾。例如水灾。乾隆帝曾说过:“无岁无河患”。乾隆年间,我国发生一场最大水灾,是江苏海宁水灾,事发于乾隆十二年(1747),死亡12000多人,受灾地区15个州县,被水冲毁房屋10万余间。其次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仪封水灾,死伤人数也很多。他曾吟诗云:“一自仪封决,尚怀午夜惊”。“自愧治河无善策,惟廑归壑免灾延”。他说他“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河治民始安”。

大清王朝的都城北京,水患虽少于江南,但永定河流经北京地势陡而土性疏,纵横荡漾,迁徙异常,决溢频繁。乾隆朝曾三次改道。乾隆帝诗云:“永定原无灾,千年卫京城,有源安可障,无事自然行”。永定河的治理,一直被视为重点工程。

北京地形的特点是东北高东南低。内城地势高、外城地势低。内城防汛排水设施较好,外城防御水患的条件较差。外城有两条河,一是三里河,一是龙须沟。三里河是明正统年间出现的河流。据《天府广记》载:“明正统时因修城壕,作坝蓄水,虑恐雨多水溢,故于正阳桥东南低洼处开通壕口,以泄其水,始有三里河名”。龙须沟,是从明代就有的一条沟渠,《清北京地图》上标注的是北起正阳门大街迤东狗尾巴胡同、精忠庙街、东经金鱼池向东流、沿着天坛北坛墙、过红桥,折向东南,经东四块玉苇坑、入龙潭湖、东注左安门护城河。它的上游是今天桥以西的永安路、虎坊路、虎坊桥的一条沟渠,源自彰义门玉匠局马跑诸泉,全长约5公里。因为这条水沟的水道较窄,且是弯弯曲曲的,很长,盘踞在天桥的左右。犹如龙须,故称龙须沟。

三里河、龙须沟是北京外城的两条重要的排水系统。平时,溪水细细流荡,时有滞流,雨天则水溢沟渠,浸入天桥一带居民之家。历久疏于治理则淤泥污浊,臭气熏天。

乾隆五十六年(1767)有一天,乾隆皇帝到天坛祭天,途经天桥时,突闻浊气觸人。便问随行人员,浊气来自何方?随行人员答道:“回禀皇上,天桥跨越之三里河、龙须沟,有待疏浚。”乾隆命轿夫落轿,他下得轿来,站在天桥之上,目睹桥下方的一潭死水滞流,十分恼火。祭天之后,回宫,就找来河臣询问其事。正巧大学士阿桂等前来奏报睢州防洪大堤工程成功合龙的消息,遂共商治理北京外城三里河、龙须沟之事。乾隆帝说:“河治民始安”。乾隆三十二年(1767)皇家出资白银17万两,增建外城沟渠约3万米。河槽相对稳定,水流始见通暢。不料二十多年过去了地方上除了每年农历二月清理一次臭沟以外,对于河道清淤和两岸河槽则未尽心治理。

这一次,乾隆帝又命户部出资巨额款项。并命兵部调集数以千计的清军配合河工一起,彻底对三里河龙须沟加宽河道不小于二十丈,并彻底清淤、护堤。沿河两岸植树,加强管理。事毕,乾隆帝亲自视察,对于治理后的三里河龙须沟十分满意。特作《正阳桥疏渠记》御笔镌于一座巨大的石碑之上。如今在天桥东侧的弘济寺山门内,巨碑尚存。碑体为方柱形,高约8米,四面各宽1.45米,顶有四角攒尖式碑首,四垂脊各雕一龙,昂首曲身,似欲腾飞,辐凑于宝顶,碑下为束腰须弥座,浮雕覆仰莲瓣及云龙、菩提叶等纹饰。碑文为汉满合璧。铭文大意是:朕赴天坛祭天,在天桥之上看到桥下滞流积水很多。祭毕,回宫,即命河臣亲理其事,对河道展宽、清淤,保障河水暢通无阻,从河底挖上岸的堆积如山的淤泥,平整成两岸通行车马的道路,还植了许多柳树。从而使“渠有水而山有林,且以御风沙,不致堙没坛墙,一举而无不便,向来南城井多苦水,兹胥得饮渠之清水为利,亦溥而都人士之游涉者咸谓京城南惬观瞻景然予之意原不在此也。”清洁天坛周边环境,“乃开国家万年有道之长也”。落款是:“乾隆五十有六年岁次辛亥仲夏月御笔”。碑文记载了北京水道情况以及治理排水工程的过程,对研究北京的地理历史变迁,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984年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