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卖场 > 正文

中关村传统电子卖场衰萎 京城专业市场业态深度调整

日期:2015-03-01  来源:赢商网
[字体: ]

即便对于不在北京生活的人而言,中关村的名字想必也不会陌生。然而羊年春节刚过,作为曾经辐射和统领全国电子产品市场的中关村标志性商业——e世界临近年关关门的报道不胫而走。

  其实,中关村的一蹶不振已不算什么新闻。在从来都不缺少高科技、人才,甚至是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作为曾经带领全国电子卖场风生水起的“老大”,它的倒下不光仅博得了社会的眼球和唏嘘,更是商业地产领域、尤其是专业市场研究和关注的样本。

  对商业地产颇具实操和研究的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对赢商网记者分析:北京的商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商业的竞争实际是商圈的竞争。“应该说,以中关村为代表的传统电子大卖场,是被电商率先击垮的商业形态,‘老大’的倒下也势必会给全国卖场商业再次鸣响警钟”。

  可见,传统、零散的卖场模式已不再适合市场需求,中关村e世界的关闭再次成为北京商业调整、升级的标志性事件。

中关村e世界的关闭通知

  玩一样赚钱的年代过去了

  在移动互联产生和兴起之前,是传统PC占据电子市场主导的年代,这也是中关村或各地百脑汇最为繁盛的时期。

  那时,北京e世界、鼎好海龙被称为中关村“电子商贸金三角”,是中国最大、最全的电子产品零售市场。天南海北的各地分销商和小卖主、甚至是个人买家也会不远万里来到中关村采购电子产品。

  王军(化名),2006年被一家品牌电脑商直派到中关村,做起了一名连基本工资都没有的销售员。用他的话讲,2007-2008年是中关村生意最火爆 的年代,那个时候他中午11点上班、下午4、5点下班,每天只需站在电子城一层的入口处招揽客人,每月轻轻松松赚得过万月薪。

  但好景不长,“2010年电商兴起之后,中关村里的钱越来越不好挣了”,王军打比喻:“最好的时候,舒舒服服躺着就把钱赚了,再后来是起早贪黑的站着赚钱,最难的时候几乎已经到抢(客人)着都很难赚到钱的地步。”

  因为中关村里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钱越来越难赚到,王军在2011年选择了离开中关村、离开北京。但二三线城市的钱也不好赚,2013年,王军曾在此拨通北京老东家的电话,但对方告诉他:“你还是别回来了,现在我们正在准备撤出中关村。”

  对于这一点,作为此前经常来往中关村拿货、至今还在二线城市县城做电子销售的小吴来讲,深有体会。“5年以前,我认识的在中关村里的那些商家和个人基 本上都已经离开了那里,很多人转型做了别的,而且转型的很彻底”。据他介绍,当年在中关村混的相当不错的3C数码(个人电脑、手机、通信等电子设备的简 称)商们,有的转向了投资房地产,有的选择回老家或三四线去做小生意。

  另外,一位在北京从事了14年电子数码销售的王先生,也告诉赢商网记者:“这个行业现在不行了,过了春节我也要开始转行,其实从去年起我就已经在做准备,打算转入影视行业”。

  这位王先生还讲到,在2004-2008年市场比较好的时候,一个精英销售月薪就能达到3万多,而现在物价飞涨,工资比以前差得远了。现在,整个电子卖场基本没有客流,只能靠一些老顾客勉强维持生计。

就在记者对中关村传统电子卖场实地走访的过程中,一位售卖电脑及配件的梁老板告诉记者,他2006在中关村创业,后来在鼎好租了一个更大的店面,当时整个大厦人满为患。卖什么都能赚钱,用老板的话就是“每天挣一万多跟玩是的”。老板说起现在十分心酸,整个店面面积缩减了三分之二,每天挣得钱也就是维持生计和房租。尽管在淘宝上开了网店,但是与京东、天猫旗舰店相比还是没有竞争力。

  “攒机”的时代已经没落了。在2008年肖先生经常帮朋友攒机,每次所购买的电脑、电子配件就能装满一车。如今,台式电脑整机、笔记本已经十分多样化,大多能满足市场需求,没人再愿意去电子市场采购电脑。

  记者问及以后的打算,另一位商家告诉记者,去年起就有人回老家开店,提供散售电子配件、售后维修等服务,主要是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有的坚持在淘宝上开店,还有另谋其他商机的,这些多数为年轻人。

  传统电子卖场加速凋零

  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通告》,明确表示,不再鼓励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零售服务业态在该区域发展。中关村西区进行了大范围的业态调整。

店内空无一人

  显然,中关村的衰落与政府政策有着最直接的关联。按照北京市政府的希望,中关村未来将要朝着更为高级的科技产业园区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管理零散、形象不佳的电子卖场势必要被淘汰。

  可见,市场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商家之间的恶性竞争,假货、水货频繁出现,消费者被坑害之后的无处诉求等因素,也成为了中关村电子卖场衰败的催化剂。

  另外,中关村卖场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也导致了其最终从人们的消费习惯中基本被淡忘。如今的电子产品消费者,几乎都会到“某东”、“某宁”等相对信 誉较好电商购物。电商价格优势明显、货源品质有保障……,卖场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以“某东”为例,其电子产品的零售价甚至比中关村卖场的批发价都便 宜,这一特点在手机类产品上尤其突出。

  上述王先生告诉记者,其实某东价格上还不是最低的,淘宝完全拼的就是价格战,先抛开品质问题不谈,总能找到比市场价低很多的产品。

  “网购已经令产品价格变得非常透明,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还是那个产品,购买的渠道变化而已,何况现在网购服务相对较好,中关村遭到抛弃是情理之中的事”,小吴表示他自己购买电子产品也几乎会选择上网。

  而中关村已经不是全国的集散地,广州、深圳等城市已经拥有自己的电子销售市场。内部市场竞争的加剧引起部分经销商外迁。

再者,近些年来租金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受上述两点因素的映像,人气渐淡的中关村里的众多租户也最终耗不下去了。

  还有,购物中心的遍地开花也吸引了各大电子产品经销商入驻,如今在购物中心内就有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的零售和服务店。

  然而,不得不重申的是,无论是王军、亦或是王先生、小吴等等的个人感受和现实情况,都只是中关村及这个行业艰难现实的缩影。

  在赢商网记者走访中发现,除了已经关闭的e世界,鼎好海龙等卖场内客流量稀少。在门口有几个店员在“揽客”,“买电脑有优惠”、“楼上春节都关店了,一层最全”。记者去二楼,果然关店、撤店的数量明显增加,楼层越高空置的店铺也越多。

海龙一层已经大范围空置

  e世界关门后干什么?

  早在2011年,太平洋数码城就已经关门,此后留守的海龙、鼎好等也纷纷转型为写字楼,清退了部分经营电子产品的商户。一批科技研发、创业孵化类企业已成为进驻大厦,鼎好更是吸引了创新工场、国美网上商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以及清华科技园的进入。

  距此不远就有去年兴起中关村创业大街,吸引了车库咖啡、3W咖啡、36氪、飞马旅等多家创新型孵化器。据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全年 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超过1.3万家,较2013年增长两倍多。更有消息称,到2020年,中关村要转型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从PC时 代的领军蜕变为新型互联网创新企业新阵地。

  然而,e世界要转型写字楼,进行公开招标统一经营,面临巨大的难题就是1500多个摊位大多是自有产权。整个商城拥有1200多名业主,或自营或转租。此前e世界就因管理方进行整改,欲清理小商户发生纠葛,近400名小业主联名反对转型签约。

  但是中关村e世界转型已经势在必行,传统的、零散的卖场模式已经不适合北京市场需求。

  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北京商业格局已经步入升级阶段。无管理的卖场模式大势已去,统一经营管理的才是更好的商业模式。

  而作为鼎好转型写字楼的参与者之一,高力国际对中关村市场及电子卖场转型写字楼十了解。高力国际华北区办公楼服务部董事周晓骏骅对记者表示,中关村的 写字楼市场其实是供小于求,2015年除了融科资讯中心的B座入市外,没有大体量的高端写字楼供应,很多高科技产业、互联网企业都转移到望京区域。

  对于中关村e世界的转型,周晓骏骅表示赞同,称这是十分有必要的,是产品、服务类型一个升级换代的过程。这种最原始的电子卖场业态,已经不适合中关村高科技核心商圈的定位,无法承载可持续科技创新发展。

然而e世界,除了产权上业主的纠纷,转型做写字楼也面临一定的困局。

  周晓骏骅指出,尽管中关村写字楼市场需求强劲,但是还要满足企业所需要使用率等物理空间上的条件,电力、通讯、网络带宽、制冷等硬件上需求。“鼎好海龙、e世界若改建成写字楼,满足这些国际办公基本的要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难以吸引国际中的大中型企业”。由于它们有很大物理空间,对于硬件设施要求较低的人员密集型企业可能更加适合改建后的物业类型,像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博客中指出中关村传统卖场转型是否成功,仍需时间验证。无论是转型多元化综合商场、或是定位高端,占据主流商圈,还是瞄准次级市场空间,再或是线上线下相融合,传统电子卖场都应该试一试,闯一闯。

  从去年起,北京整体开始大范围清退专业市场,淘汰低端产业业态。北京将在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病破解和首都功能疏解等方面有重大的革新。

  今后,中关村将全力打造科技金融一条街和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而鼎好、海龙、e世界等都转型写字楼,是否全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一切还有待时间验证。

仍有部分消费者

沿街的商铺还有未营业的

改建的海龙美食广场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