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人才 > 正文

南京:建设“中关村式”人才特区

日期:2012-06-12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字体: ]

  “以北京中关村国家人才特区为标杆,举南京全市之力创建国家级紫金人才特区。”在近日召开的南京人才特区建设推进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明言要打破传统方式方法,尽一切特别之举、特殊之策,打造南京国家级紫金人才特区。


  “紫金人才特区”核心区规划面积为50平方公里,到2015年,以其为主载体将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中试用房600万平方米。同时,南京将赋予特区相当于市级经济管理及规划审批权限。


  争做人才的“原油输入地”


  南京的人才特区建设并非空穴来风。此前,江苏省提出建设“江苏人才特区”,到2015年率先建成人才强省,到2020年人才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南京打造人才特区开辟空间、提供了机遇。


  从地理位置来看,南京位于沪宁杭人才走廊长三角门户,四周洞开、竞争激烈,特别是面临长三角一体化、通勤化,以及其他城市人才政策创新的重压。如果南京留不住、用不好人才,则会陷入都市圈“中间陷阱”,遭受长三角虹吸效应,沦为人才的“原油输出地”。


  从科技资源而言,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目前,南京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位居第一、万人研究生数位居第二,两院院士数位居第三,科技、教育、人才和文化成为了南京建设人才特区的最大优势。


  “人才争夺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的焦点,在人才特区建设上的竞相追逐,就像当年建设经济特区、开发园区、功能区一样,成为一种新的竞争方式。”杨卫泽表示,南京要突出创新、人才、科技的深度融合、优势发挥,迅速集聚资本、技术、劳动力和先进管理经验等发展要素,实现发展从质变到量变。


  突破传统用人留人机制


  “机制重于科技、科技重于载体。”杨卫泽强调,要跳出传统的引人、用人、育人思路,绝不能只重平台建设,忽视机制创新。他认为,不能只重行政化,忽视市场化,只有进一步完善期权等市场化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吸引人、留住人、用好人。“没有一系列贴心的保姆式服务,就不是真正从骨子里重视人才。”


  根据规划布局,南京将赋予特区相当于市级经济管理及规划审批权限,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建设规费和国有投资平台土地出让金全部返还特区,作为国有股份,五年内不参与分配。特区建设的孵化器、加速器、中试用房和人才公寓,给予贴息扶持;市级以上的孵化器、加速器,三年内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地方留成部分予以全额补贴。市级各类创新创业政策,向特区倾斜,并在各项奖励扶持基础上增加20%。


  到2015年,按照“紫金人才特区”总体目标,届时特区将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3000名,培育科技创业家200名,集聚中央“千人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各100名,汇集科技创业企业10000家,毕业企业300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500家。


  首开创新创业特殊政策“先河”


  “以前可比不上现在这么好!大学教师可以保留职务离岗创业。”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勇对创业初期仍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十多年前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才创办了这家公司。


  “无论是社会宽容度,还是资金支持,现在的南京都给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三处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一方面,南京助推本地更多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走出来创业,另一方面,着重吸引海内外的高层次的科研人员来南京创业。


  为实现“紫金人才特区”的总体目标,南京市将实施创业人才“321”计划、创新人才“300”计划、双创人才“2060”工程、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科技金融“111”工程、人才安居“195”工程六项重点工程和推动人才评价改革、深化落实“南京科技九条”、实行产业和科技经费计划单列等十项创新政策。


  比如,创新人才“300”计划提出,给予高端创新人才每人1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和100-8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给予高端创新团队每个团队300-800万元人才经费资助和1000-300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创业人才“321”计划提出,对入选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的,给予100万—200万元启动资金,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100平方米人才公寓,不低于150万—300万元的创业投资和不低于150万—300万元的融资担保;入选科技创业家培养计划的给予1000万元融资担保。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