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生活 > 正文

课程榜?|?中关村一小“融合课程”:发现小学教育另一种可能

日期:2016-08-19  来源:搜狐教育
[字体: ]

课程榜

  相遇美好课程

  

  

本报“课程榜”暑期专刊

精心推出以下课程——

南京拉萨路小学:“智慧园”课程

北京中关村一小:融合课程

珠海市香洲区实验学校:“创想城”课程

北京市十一学校:“选课走班”课程模式

山西省实验中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苏州市第十中学:数字化阅读课程

  中国教师报微信公众平台近期将陆续聚焦这些课程,敬请关注!本期推出北京中关村一小“融合课程”。

  关于上述课程的更多详细内容,请阅读8月10日出版的第628期中国教师报“课程榜”专刊!

课程榜之北京中关村一小

  将多个学科融合为一本教材,一个班级由两位教师包班教学。在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一场新的课程改革正悄然展开,这是一次回归本原、回归传统的尝试,它让我们看到了小学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

  课程现场

小学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我教了20年数学,听说要教融合课程,心里真有点打鼓。”教师滕超说。

“传统教学环境让人感觉很压抑,读过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梦想拥有这样一间教室,现在机会来了。”教师边颖说。

“我很适合教融合课程,数学教师出身,现在教语文,中间还教过科学、体育,音乐我也不差。”教师于振华说。

两年前,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一场被称为“融合课程”的新实验在学校一年级悄悄展开了,这3位教师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简单地说,融合课程就是将所有学科内容整合成一本教材,不分科教学。每个学生只有一本教材,每个班级由两至三位教师包班教学。

新学生、新教材、新教学方式,面对全新的一切,教师们忐忑、激动、期待……

两年过去了,这项实验如何改变着学校,又如何影响着这些教师和学生?

  把整个世界当教材

  

两年前上的第一节融合课程,边颖至今记忆犹新。

“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我与搭班的杜新元老师同时进教室,同上一节课。”边颖介绍说。那节课的主题是“鹅”,孩子们学习古诗《鹅》,通过数鹅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又学习了关于鹅的知识。

课的容量很大,短短一节课融入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学科元素。“但教起来一点不累,我与杜老师根据分工轮流上场。”边颖说。

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金葵花乐园》,是学校教师编写的,绘本融入了多学科内容,也融入了中关村一小的校园文化。

“这样的课程能够帮助孩子们更自然、更舒适地完成幼小衔接。”中关村一小副校长屈文霞说。绘本式教材、活动式教学,还有经过改造后更舒适的教室,都让孩子们很喜欢。

但对教师来说,每个改变都会带来新挑战,起初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不适应。

“备课时很纠结,这节课内容是数学多一点,还是语文多一点?多学科融合在一起,学习目标怎么定?”边颖曾很困惑。

“虽然上的是融合课,但总是不自觉地把教学目标引向数学。”滕超附和说。

“我教的融合课就像一个小人,头大身子小,腿细胳膊粗,特别不协调、不舒服。”起初自认为很适应融合课程的于振华也反思说。

看得出来,对融合课程而言,难的不是把多门学科融进一本教材,而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

在中关村一小,校长刘畅一直主张要基于儿童立场去设计课程、理解教育,这也是她决心开展融合课程实验的初衷。

什么是儿童立场?在融合课程这一新模式下,教师慢慢地领悟到,“最初以为是课程适应我,后来觉得是我要适应课程,现在明白了,无论我还是课程,都要适应孩子”,于振华的话耐人寻味。

困惑着,摸索着,教师们慢慢地开窍了。

“现在,我感觉很自由,教学活动完全根据学生需要设计,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是一小时甚至半天。”滕超说。活动中,孩子们需要上厕所,领一张方便卡悄悄出去,回来后接着学。

从儿童立场出发,教师们慢慢地敢于打破传统教育的条条框框。

“起初就是按照教材教,后来发现,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当作教材。”滕超兴奋地说。

有这样一件事,鲜明 地体现了教师教材观的变化。冬日的一天,下大雪。课上,孩子们的眼睛不时瞟向窗外。一下课,他们迫不及待地跑到雪地上嬉闹。看到此情此景,边颖心念一动: 这不就是最好的教材吗?于是,下午的课,主题就变成了“雪”,师生一起剪雪花、画雪花,写出一首首赞美雪的小诗……

只有这时,教师们才真正懂得了刘畅常说的那句话:“不要只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把整个世界变成教材。”

  成为“完整”的教师

如今,走进滕超的教室,墙壁上写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8个大字,下面是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

每年假期结束,孩子们回到学校,滕超总会让他们分享假期去过的地方、看过的美景及收获。凡是孩子们去过的地方,他就在地图上标出来,贴一朵葵花,写上孩子的名字。两年下来,地图上已开满葵花。

“你很难想象,这样有人文性的教育,是一位数学教师做的。”屈文霞赞许说。

伴随融合课程的开展,一些更内在的变化在教师身上发生。

“刚教融合课程时,最担心的是其他学科的内容教不了。”边颖说。教同一个班的两至三位教师,虽然使用同一本教材,但教学中会有所分工。

“我负责教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元素的内容,可我画画,唱歌都不行,这可咋办?”滕超挺犯愁。

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在实施融合课程的背景下,“数学是体育老师教出来的”不再是段子,而是现实。如此一来,学校该怎样保证教学质量?

“我们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培训和研修机制。”屈文霞说。

从教材编写开始,学校组建了一支由各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高级职称教师组成的融合课程团队。

每年寒暑假,融合课程教学团队都进行集中研修。新进入实验的教师要接受从理念到实操的系统培训;不同学科的教师坐在一起,共同研备每一单元该怎么上;由各学科骨干教师为其他学科教师做培训,弥补学科知识上的短板……

“此外,融合课程团队每周都有集中教研。”屈文霞说,“或者某学科的专业教师培训非专业教师,或者不同学科教师一起说课,或者分享融合课程的成功案例。”

这样的“融合教研”,催生出一种相互欣赏、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教师文化。

“只要教学中发现问题,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研讨。”边颖说。教融合课程的教师只要碰到一块,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

“过去只关注自己的学科,现在才发现,其他学科教学有许多好方法。”滕超说。

一起包班的教师既有分工又有配合,目标一致,相互补台,情谊格外深厚,教师们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不是姐妹胜似姐妹,不是夫妻胜似夫妻”。

“看到融合课程团队的氛围这么融洽,其他教师都很羡慕,纷纷要求加入。”屈文霞告诉记者。

变化不仅仅于此,当教师们打开学科藩篱,在更开阔的视角下关注教育教学,他们变得开放了、宽容了、大气了。

“融合课程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学生。”于振华说,“以前常说要蹲下来看孩子,实际上,你必须要变成孩子,你就是孩子。”

  孩子们眼里的“核心素养”

  

不久前的期末,孩子们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所谓的考试,是指融合课程的评价闯关周

对此,孩子们毫不紧张,反倒充满期待。今年的评价闯关采用小组游戏的形式,学生人手一本闯关手册,闯过一关就盖一个葵花印章。

其中一关的题目是“奇妙的纸”,每个小组一张A4纸,看哪个小组用这张纸剪出的纸条最长。孩子们一起商量办法、动手操作,有人抻纸条,有人测量,有人记录……

接下来一关更有创意:用刚剪的纸条,表现一个四字成语或一句古诗。“这个题目有难度!”于振华是这一关的评委,暗自替孩子们捏一把汗。

出乎意料,这道题在孩子们眼里根本不算事儿。一组学生把纸条竖着贴起来,命名为“飞流直下三千尺”;还有一组学生把纸条在地上随便一摆,就是成语“七扭八歪”。“脑洞大开”的表现方式,让教师们为之赞叹。

游戏闯关结束,滕超问孩子们:“参加这样的考试有什么感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滕超把他们说的中心词都写在黑板上——快乐、自信、创新、全能……

这是孩子们对考试的感受,也是教育者通过融合课程希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

其实,两年多的融合课程实验,始终伴随着各种担心、质疑乃至批评。

从设计融合课程开始,刘畅就提出,必须进行风险评估。通过专家座谈、教师研讨、家长调研,学校广泛听取意见,把能想到的风险都罗列出来,一一思考应对策略。

“学校尤其重视家长意见,不断与家长交流。”屈文霞说。孩子还没入学,他们就联系“准家长”,召开座谈会。教材草本一出来,先印发给家长代表提意见。每年开学前都召开家长说明会,学年末发放家长教师调查问卷,并定期请专家到校对融合课程进行评估。

因为这样细致的工作,家长们对融合课程越来越理解、支持、信任。

说到底,家长的担心与怀疑,归为一点就是融合课程是否影响教学质量。

“一开始我们也担心,作为教师,我们比家长想得更细致。”于振华说,“比如,融合课程的活动式教学,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习惯养成等。”

两年下来,于振华打消了顾虑。融合课程的课堂秩序看似很乱,但在她眼里却是“形散而神不散”。“每次活动开始,孩子们就会奔向各自的学习伙伴,都很清楚自己要学什么。”

也有人怀疑,过多的活动教学,会不会影响孩子们基础知识的掌握?

“完全不会,我们的 复习课也是用融合的方式进行。”滕超说。比如,上完“秋天”这一单元,便与搭班的张春萍老师设计了一次半日活动,学生们用学过的词语、诗句描述秋天,创作 赞美秋天的诗,一起唱秋天的歌,探究秋天树叶为何变色,从树叶的形状了解对称图形……最后,他们把学习成果结集,动手编成一本书。“每个单元学完了,我们 就用这种方式复习。”滕超说。

因为这样的切身实践和感受,教师们坚定地认为,融合课程滋养的孩子,能力更强,发展后劲更大。

“孩子们更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善于合作、热爱学习,也更加自信,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融合课程给孩子的这些素养,一定会影响他们更长远的发展。”边颖说。

  心中的课程

从儿童出发创造课程

商红领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教学副校长

学校课程建设的原点 和动力,是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当作成长中的人来引导,把儿童当作社会中的人来培养,把儿童当作完整的人来尊重,是中关 村第一小学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构建的核心。多年来,我们始终以儿童立场、学生需要作为课程构建、调整和优化的根本依据。

中关村一小的融合课 程实践,正是从儿童立场出发,尝试解决课程与儿童之间复杂关系的一种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与尝试。孩子们每天经历的是完整的生活,他们通过活动、 游戏、模仿感知世界,获得成长。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们,虽然经历了学前到小学的跨越,但他们的身心发展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点。此时,如果强行施以过细的分科 教学,无疑会人为割裂学生的完整生活,阻碍学生对于事物的整体感知。同时,分科教学频繁更换教师也可能造成学生适应慢、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等问题,不利于 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而幼小衔接的不畅,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小学生活产生不适甚至抵触,进而对学生的终身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基于以上思考,在借 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学校多年小初衔接探索的基础上,中关村一小于2014年在低年级开始了融合课程的实践探索。具体来说,我们立足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 平,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成长环境,打破学科壁垒,以主题单元形式将国家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并以主题学习和项目研究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 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作用,在活动中展现人类历史文化成果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在活动中体现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存在意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最适合自己 的学习、思维、表达方式,为学生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搭建“脚手架”。同时,学校以融合课程为切入点,在学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开 发等方面全方位跟进,从更为系统、长远的视角考量学校的课程建设。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 实践,我们看到,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在融合课程中发生着悄然而显著的改变。融合课程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简单的教与学,而是师生围绕研究主题的一种课程创 生活动。在融合课程中,学生自身已经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支撑。我们对2015-2016年度参与低年级融合课程的教师进行调 查,结果显示,在教师看来,81.82%的学生提升了学习兴趣,66.67%的学生提升了想象力和创造力,51.52%的学生提升了操作能力;与此同 时,93.94%的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93.9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60.6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创新意识得 到了增强,这就是教学相长。可以说,融合课程是我校师生实现自主成长,成为“最好的我”的重要契机。

这一切仅仅是开始。 参与融合课程的教师们在尝试、摸索、实践中创造着课程,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第一次”,都饱含着最新鲜的教学经验。两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经验, 坚定了我们继续进行融合课程改革的信念与决心。我们也深知,唯有继承经验,不断创新,才能在融合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专家推荐

为学生搭建起“脚手架”

郭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关村一小的融合课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它自觉从课程入手,解决幼小衔接的种种问题,并以课程改革带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全方位跟进,为低段儿童提供了适合的、安全的学习环境,为学生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搭建起“脚手架”。

融合课程的实施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自信、快乐,热爱学习、想象力丰富;培养了一批全能型教师,为小学教师的成长和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唤醒家长重新理解儿童的学习与成长。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