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商务 > 正文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变身创新一条街(图)

日期:2012-03-27  来源:千龙网
[字体: ]


昨天, 鼎好电子商城外立面换上了新的户外广告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欢迎您。 


中关村鼎好商城B座写字楼7层,国美电子商务公司已进驻这里开始办公。 

  巨型LED屏幕精美炫目、大尺寸户外广告牌群芳争艳……这里是中关村大街和北四环路的交汇处,云集了各类新型电子产品的户外广告。而在昨天,当工人拆下脚手架后,鼎好电子商城外立面一块新换的户外广告牌却没有炫目的画面,红底白字的一行字——“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欢迎您。在一片五颜六色中,这种单色调反而更加吸引眼球。

  随着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未来在鼎好二期11层到20层,将汇聚100家技术转移机构。再过一段时间,创新工场、清华科技园也将在鼎好开设分部、分园。加上先期入驻海龙、鼎好、e世界的中搜在线、国美电子商务公司、点心等企业,曾经的电子一条街正悄然变成创新一条街。

  1 谁出去?

  电子商户纷纷搬走或转型

  鼎好二期9层。

  这里正在施工。一出滚梯,几个工人正安装落地玻璃。地上,有一块刚拆下来的指示牌,上面刻着9个展厅的方位。不久,在原来放指示牌的地方,将被一个“发光灯泡”形状的标牌替代,因为这片区域连同楼上的10层,将迎来新主人——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

  在创新工场入驻前,鼎好二期9层有一个100平方米的展厅,由童殊(因采访者要求,用化名)承租。他从一个小商户起步,到2007年,已经拥有两家面积超过20平方米的专营店。

  后来由于卖场面积有限,一些商户就盯上了卖场楼上展厅和写字楼的空间。鼎好二期的7到10层是展厅,童殊于是在9层租下了一个展厅,既用于办公,也用于零售和批发。

  写字楼和展厅用于销售、经营电子产品,在中关村西区是个普遍现象。粗略一数,海龙的12层至16层,鼎好一期的7层至15层、二期的7层至10层都是。鼎好策划副总监姜惠平表示,一度在写字楼里,买卖电子产品的商户占七八成。

  童殊记得,几年前,中关村电子卖场不但是北京市民购买电子产品的场所,也是华北地区电子产品的集散地,被誉为中国电子市场的风向标。他的很多客户,是专程从内蒙古、山东、辽宁、河北等地赶来的。

  去年底,创新工场和鼎好签订入驻协议,童殊撤出了二期9层。鼎好在楼下2层给他安排了一个店面。童殊的一些同行,有的搬去了其他卖场,还有一些人彻底转行。为了迎接创新型机构的入驻,鼎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共清退了近200个在写字楼和展厅搞经营的商户。

  中关村第一个电子卖场——海龙大厦调整时间更早。

  2009年下半年,海龙开始对10层至16层共3万多平方米的写字楼进行改造,将经营电子产品的商户“请出去”,“请进来”纯办公、符合中关村西区产业要求的高科技和创新型企业。到去年下半年,调整全部结束。

  2 谁进来?

  腾笼换鸟迎接高科技企业

  汪师傅来自安徽,今年刚30岁出头。去年12月,他来到鼎好二期9层,装修创新工场新的办公场地。

  “知道这是给谁装修吗?”“知道啊,李开复!”汪师傅回答很干脆。

  汪师傅说,早在几年前他就从电视上知道了李开复。当时李开复刚从微软跳到谷歌,结果微软不想失去他,竟然告上法庭。2009年底,李开复创办了创新工场,将天使投资、企业孵化和创业指导相结合。

  目前,创新工场的办公场地仅有1300余平方米,在位于中关村西区的中国技术交易所大厦,成功孵化了40多家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方面的高科技创业团队。其中,有16家完成A轮融资,金额大多在500万美元到1000万美元不等,估值翻了几十倍。

  从创新工场毕业的第一个项目“点心”就是一个代表。“点心”研发了用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通讯录等一系列产品,成立仅7个月就获得了千万美元的融资,拥有2000多万用户,并搬到海龙大厦11层办公,占据该层一半的面积。此前,这个地方被十个小商户用来售卖电子产品。

  由于项目发展快,创新工场原有的办公场地已不能满足要求。不少创业团队在一间只够放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的隔断间里开始了创业之路,开会的时候只能站着,急需扩大办公面积。

  去年底,创新工场与鼎好接洽,租下了鼎好二期的9层、10层,面积一共4000平方米。

  需要扩大面积的还有清华科技园、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美电子商务公司。清华科技园选中鼎好二期7层、8层,作为清华科技园分园;国美电子商务公司把鼎好电子商城一期7至11层全部租下,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则将整体入驻鼎好二期的11层至20层。

  3 为什么?

  中国硅谷集聚创新要素

  “从2008年底开始,我就觉得收入停滞不前了。要搁前几年,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童殊说,与其他商户一交流,发现大伙儿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以数码相机为例,以前一个卖场总共就十几家商户,而现在基本上每个相机商户都卖着大致相同的数码相机,“如果是电脑等大众产品,同质化就更加严重。”童殊直言。

  在电子产品买卖停滞不前时,中关村技术创新热潮却风起云涌。

  2010年3月,中国技术交易所大厦的产权方来到中关村西区管委会诉苦:“我们才接手大厦的产权,但上级已要求,大厦在今年年底前要实现95%的入住率,这个任务太艰巨了。”

  “产权方着急,在当时的市场行情下也是可以理解的。”管委会一位副主任回忆说,2010年年初,他曾对中关村西区的写字楼和卖场调研,掌握了第一手的数据。那时候,写字楼的入住率才70%。

  但也是在这次调研中,这位副主任发现了中关村西区写字楼,拥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因为仅仅在2009年一年,就有100多家创新型企业、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金融机构入驻中关村西区,包括中国技术交易所、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科技支行,甚至还出现了一栋“中关村PE大厦”,在此办公的都是私募、风投机构……

  “只要有这些创新、创业的企业在,中关村西区就有活力。”果然,半年后,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入驻中国技术交易所大厦。随创新工场搬到大厦的,还有其孵化和投资的40多家高科技企业。

  当年11月底,中国技术交易所大厦的出租率达到了95%。许多企业还想入驻,无奈大厦里的地方所剩无几。

  随着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中介、金融机构的聚集,中关村西区的写字楼租金水涨船高。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1年,中关村西区的写字楼租金每年要上涨10%-20%。与之相比,电子卖场的租金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就没涨过,部分还有下调。

  相关链接

  中关村电子卖场调整回顾

  2009年7月 海淀区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通告》,称中关村西区定位于建设成为创新要素聚集功能区,不鼓励电子卖场、商场、购物中心、餐饮等业态在本区域内发展。

  2010年1月 中关村西区办成立,以推进中关村西区的调整和转型。

  2011年1月 《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规划(2011-2015)》发布,力争5年内将西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秩序良好、业态结构和空间布局合理、高端创新要素聚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成熟的国际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2011年底 海龙10-16层写字楼的调整全部完成。

  2012年2月 国美电子商务公司入驻鼎好一期7-11层。

  2012年年内 创新工场、清华科技园分园、北京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相继入驻。

  三大卖场腾退商户情况

  海龙

  总面积:7.3万平方米

  腾退区域:10-16层,面积3万平方米。8-9层正在改造。

  引进机构:中关村虚拟现实企业、创新工场孵化的项目“点心”、中搜在线

  鼎好

  总面积:18.9万平方米

  腾退区域:一期7-11层,二期7-10层。

  引进机构:创新工场、清华科技园、北京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美电子商务公司

  e世界

  总面积:15.3万平方米

  腾退区域:6-17层

  引进机构: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贵州信邦制药有限公司

  对话亲历者

  中关村西区创新要素最齐全

  朱希铎 1987年进入四通集团工作,相继任常务副总裁和总裁。四通与信通、京海、科海并称“两通两海”,是中关村乃至中国第一批成功的民营科技企业。朱希铎现任中关村科技软件有限公司总裁、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目睹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20多年的沧桑巨变。

  记者:为什么会诞生“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朱希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科技人员“下海”潮,最早发源于中关村。因为这里有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高校院所,是中国智力最密集的地区。“下海”做什么呢?一是市场化,把国际上先进技术和产品引进到中国,因为这些技术和产品是有门槛的。二是产业化,即技术人员推广自己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应运而生。应该说,早期科技人员“下海”带有浓厚的技术创新色彩。

  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有一些对“电子一条街”的批评声音,这是为什么?

  朱希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子一条街”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不再神秘,门槛的降低,让越来越多的人涉足电子产品买卖,恶性竞争和坑蒙拐骗抬头。“电子一条街”变成了电子产品买卖的一条街,偏离了技术创新的方向。

  记者:这两年“电子一条街”有哪些改变?

  朱希铎:创新要素开始在此集聚。近些年,除了腾讯等高科技企业入驻,中国技术交易所、创新工场等科技中介和新型孵化器相继入驻该区域,随着专为创投机构、金融机构提供办公场地的中关村PE大厦和中关村金融大厦的揭牌,鼎晖投资、德同资本、拉卡拉等近百家PE(私募股权投资)、金融机构落户中关村西区。现在,中关村西区已经成为中国创新要素最齐全的地区,这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最大的改变。

  记者: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的创新要素?

  朱希铎: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孵化器、投融资机构、科技中介处在一条“食物链”上。创新型企业需要投融资机构,投融资机构同样也需要创新型企业。中关村西区拥有无可比拟的创业氛围、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是中国的硅谷。这是诸多创新要素在中关村西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