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湾镇街道再次组织企业代表团考察奇槎片区,并透露该片区已通过国际竞赛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相关基础设施将在今年陆续铺开。
回顾过去两周,奇槎片区再次成为全区话题焦点:在1月19日举行的2015年禅城首场政务微访谈中,就有网友就奇槎片区改造进度问题向区委书记和区 长提问。四天后,在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旗帜鲜明提出,东部以奇槎“现代商务新区”建设为引领,坚持科学规划、连片开发,吸引青年创业孵化 基地、专利交易中心等创新型企业进驻,打造禅城“中关村”。
作为“强中心”的重要组成,奇槎片区被誉为佛山的“东大门”,不仅临近广州南站,更是禅城与顺德、南海三地重要的连接点,区位优势和区域价值不言而 喻。但多年来,受制于交通瓶颈,奇槎却被称为佛山“西伯利亚”,一直保持着农村的原始风貌。如今,伴随着桂澜路南延线和魁奇路东延线的全面建设,加上政府 铁腕推进环境整治,奇槎片区原来所潜藏的城市价值正迎来全面释放。
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均对其充满期待。此前,政府曾寄望其朝着媲美珠江新城的城市制高点美丽蜕变,如今又明确提出要以此为核心打造禅城“中关 村”,二者均显示了政府高标准规划和高起点建设的思路。对于一个如此核心的要地来说,这种思路属于情理之中。但如果从一个创业创新者角度来看,无论是珠江 新城,抑或是“中关村”,这种“高大上”的定位背后一定要付出更高的运作成本,而成本门槛往往是其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的确,从禅城区来看,奇槎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但如果从广州南站来看,周边还有番禺钟村、顺德陈村、北滘、南海桂城及三山等区域。这些区域近年来也 发展非常迅猛,与广州南站的对接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那么,在这种群雄环踞的格局中,禅城和奇槎要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其中一个重要的路径一定离不开依 托“强中心”强大的公共配套,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创业创新环境。
这也是佛山和禅城在区域发展中必须长期面对的“基本问题”。作为毗邻广州大都市的区域,佛山和禅城要吸引青年人创新创业必然离不开两个最基本的优 势:一是依托本地庞大的制造业家底催生巨大的服务市场“蛋糕”,给予他们巨大的成长空间,二是可以提供比广州更具性价比的综合运营环境,降低他们的运作成 本,让他们可以较容易地存活下来。
如今,高铁、轻轨、地铁等便捷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快速改变着区域之间的关系,这也要求地方政府一定要有超越一区一地的全局的眼光, 来重新审视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当禅城离广州越来越近的时候,市场主体对综合运营成本的要求也更加敏感,因为原来花在往返两地交通和时间、精力成本 比较高,如今这些成本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如果禅城无法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运营成本,那大广州的“虹吸效应”就会持续彰显,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自 由流动的市场主体一定是“用脚来投票的”。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区委书记刘东豪多次强调“要提升城市运行效率、降低运作成本”。这一点对奇槎片区的改造提升来说更显关键,因为如前面所述,作为佛山的“东大门”,它将直接面向大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