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海兰信:引领智能航海之路

日期:2015-04-18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字体: ]

 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首套智慧桥•综合导航系统(INS)近日成功应用在两条扬子江64000T散货型远洋商船上。 这标志着国内船舶通信导航系统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打破了欧美国家的垄断格局,推动了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

    国内首套自主研发智能通信导航系统

    扬子江船业集团是国际知名造船厂,率先使用海兰信首套智慧桥·综合导航系统(INS),对推动国内船舶配套关键设备国产化率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64000T 项目船东——上海润元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反馈,开船2个多月以来,海兰信智慧桥·综合导航系统(INS)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使用状态良好、操作方便。船 东还表示,以前的通导系统需要几个人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效果,而海兰信智慧桥·综合导航系统(INS)具备多功能工作站特点,且每个多功能工作站都能实现航 线规划、航线监控、避碰、航迹控制、航行数据显示与管理、智能报警等功能,能有效减轻船员负担,实现智能化一人船桥驾驶,加强航行安全。

    从具有航迹控制功能的船舶操舵仪(SCS)、满足IMO标准的导航雷达(RADAR)、全数字化罗经系统(GYRO)、新标准电子海图显示 与信息系统(ECDIS)、新标准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等系列航海电气产品到今天的“智慧桥”(INS),海兰信作为航海智能化与海洋防务信息化 领域的民族企业,已成功实现了从单一自主产品供应商到系列化自主产品供应商、再到高技术含量的系统集成服务供应商的转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独具特色的“哑铃”型跨国合作研发模式

    作为国内航海智能化与海洋防务信息化领域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海兰信遵循“自主研发为基础、国际合作创一流”的研发理念,以“船舶导航信息 技术工程实验室”为龙头,汇集了近百人的国际化研发团队,致力于航海智能化与海洋防务信息化产品的研发。早在2004年,海兰信成为中国海军指定供应商, 取得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通过国家二级保密资格认证、军品质量管理体系、海军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标志着,以海兰信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生产的产 品已经具备了为公务船通信导航的能力。

    据了解,多年来,海兰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哑铃”型跨国合作研发模式:“哑铃”一端,是意大利研发团队,承接北京研发中心部分核心技术的研 发工作;“哑铃”另一端,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研究院,为海兰信公司提供另一项核心技术的技术源;“哑铃”中间,是由中国人组成的国内核心研发团队,在引进意 大利和俄罗斯技术基础上进行吸收再创新,并形成最终产品。这样,北京研发团队牢牢把握住了引进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确保产品知识产权完 全为北京总部拥有。

    提高船舶配套设备国产化率

    国产设备装船率是衡量一个国家船舶配套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宋家慧表示,我国的船舶配套设备国产化率 一直较低,目前不超过50%,与日本的95%以上和韩国的90%以上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较低的公务船配套设备国产化率,给我国航运及海洋信息安全带来了 极大的隐患,也使得船舶建造成本提高,影响造船业产业链的完整性。本次海兰信研发的具有国际标准的智慧桥·综合导航系统(INS)成功应用在两条扬子江 64000T散货型远洋商船等船只上,打破了我国远洋商船通导设备多年来一直被日本、欧洲等地区垄断的局面,这对提高我国船舶通信导航设备国产化配套率起 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指出,当前船舶通导设备领域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海兰信成功研发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通导设备,对提高我国船舶航行的效率、智能化管理水平以及海洋信息的安全性意义重大。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认为,海兰信研发的全 自主综合导航系统(简称:INS)标志着国内船舶通导企业已经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