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嘉兴科技城以“红船精神”为引领十年铸成微型版中关村

日期:2016-01-08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字体: ]

2003年底,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谋划、推动下,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在嘉兴南湖共同组建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以此为契机,嘉 兴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闯劲在全省率先规划建设了18.8平方公里(核心区3.65平方公里)的嘉兴科技城。回首十年,嘉兴科技城始终坚持以“红船 精神”为指引,以秉持首创精神为核心,坚持奋斗、忠诚奉献,与时俱进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自2011年以来,连续四年来实现了建成区 年亩均产出超1000万元、亩均税收超50万元,在该两项指标上达到了北京中关村水平。其“院地合作”经验做法,2014年5月11日,还获得了习近平总 书记的批示肯定,浙江省委、省政府下发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批示精神深化“院地合作”的若干意见,已将嘉兴科技城纳入了该省四大创新平台之一。

  1.敢闯敢试,构建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嘉兴科技城作为全省首个园区式创新平台,十年来始终坚持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致力于推进载体、机制、路径等各方面的创新。

  一是打造高端院所集聚“福地”。2003年以来,嘉兴科技城以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引进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俄罗 斯科学院等10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了研究所、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5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0个,与 1500余家企业有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多层次、多领域、广覆盖的科技创新体系,成功破解了本地缺院少校、科技资源匮乏的弱势,为科技城后续发展打下了 夯实的平台基础,特别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省校共建平台,已成为嘉兴市、浙江省集聚优质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综合性平台。

  二是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在全省率先提出“人才+项目”捆绑式引才机制,引进模式实现了从个体到团队、从随机到系统、从低水平到高水准 的突破,落户人才创办的科创企业群还呈现高学历、高技术、高成长性的“三高”显著特点,形成了产业吸引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良性循环态势。截至2014年 底,科技城累计引进博士263人,硕士477人,海归240人,副高以上284人,省级及以上“千人计划”人才30人,市领军人才项目132个。

  三是打造高水平科技孵化“基地”。为将高端科技人才的技术、人才的“学科性”集聚打造成“产业性”的集聚,科技城在创立之初便大胆提出“轻一时 GDP,重长远发展”的想法,力挺考核压力,坚持以扶持创业创新为主业,致力于开创一条以搭建创新平台和助推科创孵化为特色的发展道路,投入基础设施和公 共配套建设资金36亿元,建成研发、孵化基地26万平方米,包括5万平方米集科研、办公、中试、培训用房的一体的国家级孵化器1个和省级孵化器2个。其 中,省级孵化器天通科技园是嘉兴市首个官助民办的孵化器,占地面积300亩,已建成面积8.8万平方米。

  2.迎难而上,解放思想克服发展短板。“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十年来,嘉兴科技城始终以打造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为目标,正视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着力破解发展中的种种难题。

  一是完善机制破解“两张皮”问题。为打造多种要素资源协调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机制,嘉兴科技城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权为纽带、 项目为依托,建立了集研发、孵化、转化、产业化于一体的运作机制和有利于落实知识产权、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创新收益分配的激励机制。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 院的“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开放性创新体系——“北斗七星论”的发展模式,有效地破解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难题,还得到了习近平、 刘延东等领导的批示肯定,对全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二是优化软环境破解“才难留”问题。嘉兴科技城自身平台层级较低、空间较小,与周边各地相比不具有优势,为解决“引才”后的“留才”问题,该区 在产业布局、科融保障和提升服务上做文章,着力优化软环境建设。如针对科技人才、科创企业流动性大的问题,采取股权合作与“自费”创业相结合的创业孵化模 式,要求创业者带团队、带技术、带资金创业创新;针对科技人才管理经验不足问题,从孵化场地、启动资金、团队组建、政策扶持、发展指导等方面给予创业企业 最大的支持;针对高层次人才办事难问题,对工商注册、融资服务、子女就学等17类服务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

  三是多管齐下破解“融资难”问题。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先期入股、待项目做大做强后再退股的方式,给予初创期资金扶持, 解决创业者起步阶段普遍缺乏资金的问题;针对成长性良好、急需流动资金周转的企业,建立科创企业群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提供债权融资担保;通过组建天津股权 交易所科技创新板等非上市非公众科技型中小企业交易平台,择优引进中兴创投、青云创投等专业基金及管理公司,为科技项目搭建募投平台。同时,还鼓励企业股 改上市募集资金,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等非上市公司融资平台挂牌募集资金。截至目前,已引进的各类创投机构和基金20多家,累计募投资金超过50亿元,引进 培育上市公司2家,报会3家,股权所挂牌8家。

  3.致力服务发展,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红船精神”的根本。嘉兴科技城在成立之初,就不单单把眼光局限于当地,而是切实担当起接轨大上海、辐射长三角的重任,为推动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转型升级持续发力、奉献。

  一是助推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城大力发挥国有资金的杠杆效益,撬动民资近100亿元,打造了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 院为“双核”,通讯园、芯片园等6个产业示范平台蓬勃发展的“双核六园”,基本形成了集创新研发、创业孵化、产业发展、科技服务、对外交流合作于一体的平 台体系,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平台衍生,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杭州等地建立了研究院分院3个,还在慈溪、鄞州等地建立了各类创新平台。浙江中科院 应用技术研究院引进了24个研究所,建设工程中心23个,其中落户嘉兴科技城16个,落户嘉兴其他县(市、区)的7个,实现了嘉兴五县两区创新平台建设满 堂红。截至2013年底,浙江省省累计引进共建创新载体970家,总投资达127亿元。

  二是助推区域人才项目集聚。目前,嘉兴科技城人才项目形成以清华、中科院、海归、高校等为主的四大板块,集聚而成了高密度的科创企业群,其创业 团队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工作背景的分别占科创企业总数的70%和50%以上。其作为嘉兴的主创新平台,不仅集聚的高层次人才总量相当于全市40%左 右,还助推了一批重大项目向嘉兴、浙江集聚,引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填补高新产业空白、突破行业技术壁垒。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成立以来,已累计促成清 华大学与浙江企事业单位科技合作项目408项,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

  三是助推战略新兴产业崛起。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涌现了闻泰通讯、斯达半导体等一批创新型标杆企业,催生了通讯电子、物联网、集成电 路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被授予“国家无线通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园区”等称号,高新 技术产业实现了爆发式的跨越发展,技工贸总收入、财政总收入从2006年2600万元、99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133.21亿元、2.8亿元,年均 增长118.12%、102.52%。同时,该区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2006年的14.5%提高到2014年的48.18%,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由2006年的7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40亿元。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商城打折热卖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