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中关村“双创”咖啡“冷”了吗?

日期:2016-01-25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从全球创新的“跟跑”到“并跑”,直到在某些领域的“领跑”,中关村这座中国创新的“火车头”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高端创新创业核心区与发源地。

    北京两会期间,针对“中关村创新创业的势头冷了吗”等话题,多位政协委员表示,目前青年人已不再头脑发热式地创业,更多的是“冷”思考后再付诸行动。

    梦想还是要有的 万一实现了呢?

    “二三十年前,一些青年人择业前或许面临这样的劝阻--‘瞎折腾有啥好的’‘不务正业’‘进不了好单位才出去单干’……现如今,这样的观念早已陈腐。”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汝芳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据了解,在中关村,新创办企业从2010年的3000多家增长到现在的20000多家。2015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预计超4万亿元。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郭洪曾谈及中关村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其一,2009年9月,李开复离开谷歌,创办天使投资机构+孵化平 台,名为“创新工场”;其二,“车库咖啡”入驻海淀图书城。“当时这事非常小,但三个月后就引发《华盛顿邮报》的高度关注,认为美国最该害怕的是中国下一 代年轻人创业”。

    “双创”热潮中需“冷”思考

    “中关村创新创业氛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精神。”北京市政协委员秦君说。

    数据显示,中关村“双创”具有国际坐标。中国80%的天使投资人在中关村,案例、金额与硅谷相当;中关村核心区万人均发明专利166.2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2015年1-11月,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内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088亿元,同比增长21.1%……

    2015年,中关村发起一项名为“创业中国”的引领工程。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

    对此,秦君委员说,真正的创新根本在于技术创新,资本不是万能的,创业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和团队,要做到比别人快想三步的同时,还要快走一步。

    “中关村是创新创业的沃土,在这里,创新开启了我的创业之路,创业又促使我不断的创新。”北京市政协委员秦升益表示,创新创业的热潮中,大 家也要认清现实,在中关村目前创业孵化器比比皆是,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在咖啡馆里“撞大运”,好像喝喝咖啡就能找到投资者、就能当老板。

    中关村大街的咖啡要凉热得当

    “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其实该热的时候热,该凉的时候要凉,这是一个正常的成长过程。”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杨伟光说,但中关村的创业创新环境与氛围一直“温热”。

    对此,受访的政协委员表示,中关村的创业环境不仅有几十年的积淀,还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行政审批的优化、政策支持的集成、雄厚的人才资源、创新创业氛围。

    2015年10月,海淀区正式对外发布“中关村大街发展规划”。整体的中关村大街是南起白石桥、北至清华大学西门都包括在内,全长7.2公里。历史上著名的“电子一条街”以及近年来声名鹊起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全部位于“中关村大街”。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来到中关村创业,全长7.2公里中关村大街可以为他们提供各种创业所需,特别是由互联网技术催生的新一轮创业潮渐热。”秦君委员说。

    受访的政协委员建议,政府的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要紧随时代发展,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比如开展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才、财税、金融、知识产权等 方面的政策创新,为企业成长做好服务;建设高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解决草根创业者们创业初期的痛点,使创新创业者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觉孤单。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