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中关村“知产一条街”培育统战工作新增长极(二)

日期:2016-04-06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
[字体: ]

聚众力,聚集空间服务资本促进创业创新

  整合创新资源,必须深挖统战资源。在做好凝聚党外人士智慧的同时,更加注重集聚其所联系的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主体和产业发展。

  加速物理空间集聚。“知识产权一条街”建设三年来,先后形成了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真大厦三大成熟集聚点,吸引凝聚了70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驻一条街。这些机构的创业者和高管大多数为党外人士,涵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服务机构等各个业态,并在这里成长为各自业态内的全国性龙头企业。

  着力服务功能集聚。成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服务协作组织,首批18家成员单位中有11家来自新的社会阶层,占61.1%。协作组织实行开放平等的准入制度,灵活自律的运行机制,多渠道多层次的合作方式,通过首批成员单位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团结更多党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业者,壮大知识产权服务业态。

  注重社会资本引入。成立国内首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由海淀区政府出资20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吸引金山、小米等社会资本进入,首期额度2亿元,围绕核心区产业领域开展专利资产储备和早期技术研发,已累计拥有1300余件专利资产,搭建1000余人发明家网络。

  聚众心,30万元支持“海英人才”创业

  党和国家事业推进到哪里,人心就要凝聚到哪里。“知识产权一条街”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对党外人士的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进一步凝聚人心、增进共识。

  文化凝聚人心。成立“创之翼知识产权之家”,畅通党外知识产权从业者诉求通道。“创之翼”集知识产权图书库、知识产权孵化器、专业知识充电站、专业研讨会、沙龙等多种形式为一体,是党外知识产权人交流、提升与体验的专属平台。大家在这里互通有无,手拉手合作,进行思想碰撞,依靠“头脑风暴”,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前沿的思想策源地和诞生地。

  政策集聚人才。将党外人才纳入“海英人才”培养总体规划。鼓励党外人才在核心区创新创业,经认定纳入“海英人才”予以支持。根据创新成就、贡献等,给予个人最高30万元(团队最高50万元)奖励,连续实施三年;同时给予这些高端人才廉租房配租、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先支持,鼓励创新创业人才来此发展。

  服务聚集人气。“知识产权一条街”自建设以来,由于精细化的周到服务、入驻企业和机构成长与收获的口口相传,品牌已经深入国内外知识产权人的心中。广东、江苏、浙江、湖北等全国各省纷纷组织知识产权管理干部与人员来此学习取经,德国、法国、英国、芬兰、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也慕名前来交流、洽谈合作。来自基层创业者和创新者的声音最真实,真实集聚了如潮的人气,而人气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强劲的动力。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推荐阅读
精彩推荐
商城打折热卖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