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协会 > 正文

中关村核心区:科技与文化的交响曲

日期:2012-03-03  来源:《中关村》
[字体: ]

 创意产业之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表示,到2020年,全球创意产业创造的产值将达到8000亿美元。

  当前,文化与科技融合已成为全球新趋势,发展十分迅猛。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说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集中体现,日益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美国、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领先优势。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而从国际经验和实践来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有知识产权培养、节约能源、推动就业都有着促进作用。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我国必须抓住新一轮产业升级机遇,才能抢得先机,占据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幅栩栩如生的“卷轴”,向世界呈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中华文明历史长卷,中关村公司水晶石一举成名。而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宣传片,同样出自水晶石。该公司以精巧的创意让文化和科技完美融合,带给观众巨大视觉冲击。

  伴随着水晶石等公司带来的“震撼”,中关村企业已经抓住了中国经济转型提供的历史机遇,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科技与文化融合,并谱写着动人的乐章。

  创意之花处处开

  近年来,中关村核心区频频亮相各种展会,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的成果常让人眼睛一亮。

  2009年,第四届中国北京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一条10米长的灯光隧道中,声光电技术悉数登场,用科技手段全面演绎的西山文化创意大道,首次呈现在公众眼前。富含艺术气息的“中间建筑”跃然眼前,32座不同规模、不同风格的剧场在西山下星罗棋布,国家排演中心在虚拟景观中恢弘出世……,马奈草地、坦博北京艺术中心、中关村多媒体产业园等西山文化创意大道上的创意元素在科技手段的演绎下熠熠生辉。

  在这次文博会上,海淀展区专门设立了“虚拟产品互动体验区”,参观者可在现场体验F-16战斗机驾驶、虚拟漫游中关村西区、虚拟挖掘机、虚拟穿衣试装、虚拟佩戴珠宝……

  在此之前,“2009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主会场在北京海淀展览馆举行,除了中关村的著名艺术家之外,汉王、水晶石、土人艺术、清华紫光、爱国者(微博)等科技企业倾情加盟,给艺术和科技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2010年的文博会,科技与前卫成为海淀展馆最突出的两大亮点。水晶石公司制作的曾经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的数字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2011年的第六届北京文博会,海淀展区更是精彩纷呈:天宫一号实验舱段的模型让航天迷们获得亲身体验的机会;数字传承类巨制《老北京动起来》生动地描述了老北京三十年代的时代记忆;百度中国地图显示屏展示各省份搜索热点,新浪微博墙则展示了微博的裂变式的传播;数字技术区的马达阵列悬浮球,在光影联动技术的控制下呈现出光影璀璨的动态视觉场景;iSec家庭运动娱乐中心,能让体验者只需徒手操控,就能进行健身、运动、舞蹈、武术等全身交互游戏……

  其实,这些展会所展示的,只是海淀区科技与文化碰撞出的一些火花。在这一科技的圣地、文化的沃土上,成千上万的企业正行进在创新的历程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也注定会出现在更多的环节、更多的场合中。

  产业迎来好机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现在,在中关村核心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有望进入加速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文化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决定》指出,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在“十二五”期末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为新时期文化发展明确了发展路径。

  按照《决定》精神,“十二五”末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将新增至少一万亿增加值,进入倍增年代。

  文化中心城市北京当仁不让。北京市委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就北京市文化发展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并将陆续出台支持文化发展的“1+X”系列政策,为海淀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明确了方向。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海淀区,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人才荟萃,是我国科教资源最密集的区域。海淀继承了“三山五园”为代表的一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了一批国际领先、实力雄厚的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拥有着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一流的文化产业园区管理经验,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强大的专项资金支持。已经在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中取得了先发优势。

  海淀区早在2004年,便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立区”理念,并先后出台了《建设海淀文化强区的若干意见》和《文化发展行动纲要(2009-2011)》,建立了北京市首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成立了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和海淀文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在重点行业成立了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从2009年起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扶持文化发展。经过多年持续努力,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构建了优良的政策环境。

  “十一五”期间,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产业增加值达到799.3亿,占全市的47%,稳居各区县首位。海淀区已经具备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条件。

  “十二五”期间,海淀区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进一步加速海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推动海淀文化发展方式的创新。海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需要文化发展的有力支撑,需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海淀区要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率先形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更多的机遇。

  勇立潮头,优势明显

  “十一五”期间,从地区GDP占比数据来看,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达到28.8%,远远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海淀区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对首都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持作用。

  从增速来看,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年复合增长率17%,较全市增长水平高1个百分点。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分布集中在三大优势行业的情况更为突出。海淀区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占收入的比重高达66%,而加上广播、电视、电影及新闻出版在内的前三大产业收入比重占84%;就收入整体而言,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收入与税收双双快速增长,且远高于全市水平。

  从行业分布来看,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行业优势明显,新兴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梯队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以及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优势十分突出。分别占全市的73%和66%;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二梯队包括新闻出版以及设计服务,前景十分看好,随着该行业的升级转型,海淀区在数字化资源以及技术方面竞争优势将会进一步彰显;设计服务作为新兴行业,虽然在全区文创产业收入中的比重仅为4%,但是却占全市31%的份额,优质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势头预示着设计服务将会成为未来海淀文化创意产业的亮点;再次,文化艺术、广告会展、辅助服务以及旅游、休闲娱乐虽然整体产值不高,目前在全市占13%左右,但是这些行业的外部性十分明显,特别是对提升区域形象、改善产业配套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也要有所选择地加大发展力度。

  从人口比例来看,2010年海淀区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口达到37.41万人,占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全部就业人口的30%,占海淀区城镇就业人口的28%。

  在科技的助力下,文化就像插上了翅膀,可以飞得更高。核心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兴旺,正证明了这一点。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在今年北京“两会”期间,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其中,如何促进民营资本在文化领域内的发展,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当听到这个话题时,北京市政协委员、世博控股总裁金锡顺感慨万分,作为一名涉足文化市场的民营企业家,她对于民营企业近几年的发展有太多的感慨。“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全部要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特别希望获得身份认同感和政策扶持。”金锡顺向记者表示。

  世博控股以房地产为主业,在发展房地产的过程中,金锡顺敏锐地看到了文化对于地产项目附加值的提升,在社区里尝试建设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直到无意间有人提醒,她才意识到,自己公司好几个项目都与文化惠民有关,可以去政府那里寻求支持。但是,当她兴冲冲地找到有关政府部门时,却发现并不容易。某些政府工作人员一听说她是民企来申请资金的,态度就冷淡下来了。

  不过,政策环境正在发生改变。尽管有种种不顺,金锡顺也感到政府对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视。

  今年2月召开的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关于率先形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的实施意见》。确立了文化大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海淀将形成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成为首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排头兵。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海淀区将用好用足国家、北京市各项优惠政策,借鉴中关村“1+6”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行先试政策,加快推进文化创新资源平台建设。海淀区将积极推动文化金融创新,综合运用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按照“扶优、扶大、扶原则”的思路,实施“十百千”工程,支持百度、搜狐、新浪、水晶石等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文化航母”;推进“创业创新扶持工程”,建设创新基地和创业孵化器,推动原创成果产业化,重点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激发产业活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与资本市场全面对接,形成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投融资格局。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像金锡顺这样的民营企业家,将感受到更多的政策春风。而事实上,作为西山文化大道的重要建设者,她的项目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政府关注。

  发展格局已现端倪

  目前,海淀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正在形成。

  在三环北太平庄段。原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内,几座灰色的大楼悄然间拔地而起,这里将成为新影动漫文化城的所在。这一文化城是海淀区“北太平庄影视产业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和聚集地,北太平庄地区汇集了中影集团总部、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新影集团、电影频道等我国电影界的产业、技术领军机构,影视资源之丰富,超过北京大多数地区。但影视机构的自然聚集,此前并未形成促进地区发展的合力。

  近两年,恰逢新影集团、北影厂、洗印厂等对厂区进行重新规划建设,海淀区抓住契机,利用政策杠杆,引导、促进,整合资源,联合企业共同打造北太平庄影视产业功能区。

  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原来的产业发展已到了一个瓶颈,厂房几近荒废。在政府的引导下,国企转型与文化创意相结合,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为了充满艺术气息、聚集高端设计产业的768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朝阳798遥相呼应。

  海淀东升乡科技园,其前身是乡镇企业留下的“烂尾楼”,经过重新规划设计,这里将成为文化科技融合的教育科研基地……

  据悉,通过整合资源,海淀区正逐步形成 “一道五园三基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新格局。即一条示范大道:西山文化创意大道;五大园区:中关村软件园、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人大文化科技园和东升科技园;三个创新基地:北太平庄数字影视基地、768创意设计基地、中关村原创动漫基地。

  而根据记者从海淀区委得到的资料,海淀区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方面的产业布局已经初步形成,海淀将重点布局发展一个核心产业和四大战略产业。核心产业为数字内容与数字装备产业——海淀将大力发展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三大数字化网络,全面布局和发展基于三大网络的数字内容业,包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移动内容业、动漫游戏业等,并领先发展数字装备业。而重点发展的四个战略产业为:数字影视、数字演艺、数字出版和工业设计。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