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协会 > 正文

社会组织已成中关村创新第三极

日期:2013-04-15  来源:北京商报
[字体: ]

上周,以“创新、发展、自律、服务”为主题的中关村[1.53% 资金 研报]示范区社会组织工作大会召开。自1987年中关村第一家协会组织——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成立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活跃在中关村的创新型社会组织已达百余家,聚集各类创新创业主体万余家,覆盖了中关村各个产业和技术中介服务领域,已经成为继企业和院所高校之后的中关村创新第三极。

抢占国际话语权

“如果说某一行业的企业以前都是各干各的,产业联盟的成立就有效地将各种资源实现整合,形成‘组合拳’。不仅让联盟中的企业共享到优质的技术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共同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总结说。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首次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全彩色可变场景LED景观照明,节电达70%的“水立方”;照度提高40%,功耗降低约80%,灯具壳温由原来的80摄氏度降低到45摄氏度的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的照明灯更换项目……一些广为人知的项目背后正是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的不懈努力。

成立于2004年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创新,已经掌握了国家、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促进了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承建的“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首个依托产业联盟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该联盟还成立了国内首个依托联盟的标准化委员会,以自主技术支撑标准制订,基于联盟技术规范基础制定的4个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发布。

此外,联盟发起成立了目前惟一一个总部设在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组织“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有68家成员单位,次级成员超过4000个,全部成员占全球行业产值的70%。中国任主席国,参与并引导国际标准制订,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以联盟为依托开辟市场

“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解决问题的难点已不是某一个领域的技术困难,环保产业提供的支撑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末端处理设备及工程,而是需要综合各方面的能力,更需系统的、综合的解决方案。”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联盟秘书长徐云表示,“动态联盟是通过核心能力优势互补达到‘强强联合’,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并以最低的柔性成本对外部需求做出敏捷的反应,同时在合作竞争中表现出风险不守恒规律,从而很好地规避风险。通过联合、联盟、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组成的动态联盟被国际公认为是最好的合作模式之一,对我国解决区域的、综合的环境问题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据介绍,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联盟凝聚了环保能源行业的主体技术,针对各地需求制定有利于成员企业介入的整体解决方案,并提供“规划方案编制-适宜技术筛选-组织全面实施-协助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综合服务,通过承接项目,带领企业直接进入与需求方的技术配套设计阶段,降低了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为联盟成员创造发展机遇。

中关村国家环境服务业发展联盟组织成员单位共同打造新型绿色建筑产业链,已形成了光伏发电、冷热源、绿色建材等六大绿色环保系统,并成功为园博会主展馆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提供技术支撑,节能效果达60%以上,实现污水零排放,成为国内大型公共建设中系统性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典型。

科技和金融无缝对接

2003年7月,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企业信用自律组织——北京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一个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牵线,让科技和金融实现无缝对接的服务平台从此诞生。

北京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秘书长刘英表示,“我们通过‘以信用促融资、以融资推动企业发展’和‘政策引导、信用评级、第三方担保、银行贷款’的基本运行模式,建立起由担保公司、企业信用促进会、商业银行、企业、中介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合作的企业信贷融资促进平台,通过信用评级、融资担保、信用贷款、信用保险、政府贴息、中介服务支持等措施和手段,整合信用资源,培育信用基础,促进企业信贷融资”。

目前,促进会已经拥有了近4000家会员单位。信用已经成为中关村企业的“金名片”,在企业融资、市场交易、申请政府扶持资金、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企业形象推广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对中关村“轻资产重智力”的高科技企业,越来越显示出信用创造财富的价值。

刘英表示,促进会将力争在今年年底前构建起中关村企业信用监管和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模式,培育充满活力的信用服务市场,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

社会组织成长的沃土

自1987年中关村第一家协会组织——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成立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活跃在中关村的创新型社会组织已达百余家,聚集各类创新创业主体万余家,覆盖了中关村各个产业。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中关村建设,发挥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已被列为中关村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内容,并推出了一系列实质性改革措施。一是中关村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一个集中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类社会组织,打破双重管理体制,无需业务主管单位审批,直接由民政部门登记的区域;二是在示范区登记的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冠“中关村”字样,有利于聚集“中关村”品牌的优势资源;三是社会团体可以在全国范围吸收会员和开展活动,大大拓展了示范区社会团体的发展空间,凸显了国家级创新区引领示范的本质;四是示范区成为全国现今惟一依法将产业技术联盟作为社会团体法人登记的区域,打破了产业技术联盟多年由于名称规范问题而不能法人登记的桎梏,一批科技部等国家支持的产业联盟落户中关村。

正是中关村良好的成长环境孕育出了众多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再次带动了中关村的快速成长,中关村正以稳健的步伐逐渐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商报记者 韩琮林/文 郁美静/制表

中关村社会组织三大特点

●涉及领域广泛,综合性与专业性社会组织并存。

●纵横交错发展,协会组织利用行业优势促进创新资源对接,产业技术联盟利用上下游产业资源搭建共性技术平台。

●自身发展迅速,会员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人才队伍呈现年轻化、专业化发展态势。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