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文件
京政发[2005]22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创新体系和首都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和知识经济示范基地,是科技辐射扩散、技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及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大决策,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科教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为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做出新贡献,现就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提出以下意见:
一、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举全市之力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
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现首都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各有关区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大决策,紧紧抓住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大好机遇,齐心协力,通力配合,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要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政府构建和优化发展环境”的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努力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到2010年,争取将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自主知识产权大量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创业人才辈出、创业投资活跃、信用秩序良好、基础设施完善、资源集约利用、环境清新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科技园区,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奠定基础。
二、 将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纳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牵头,会同市工业促进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及各有关区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中关村科技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暨做强中关村行动纲要》,并将其列为“十一五”市级重点规划;以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内容,编制《北京市“十一五”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及《北京市“十一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各有关区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和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本市有关规划中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三、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做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政策措施
各地区、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政策措施,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关键产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开展投融资、政府采购和企业股权激励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本市有关投融资、信用和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也要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先行试点;同时,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国家的重大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实施,并在规划、土地、资源、能源和信息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
四、 大力进行关键产业领域科技攻关,推进产业化
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市科委、市工业促进局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在软件、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计算机与网络、光电显示、生物医药、节水、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产业领域,选择若干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带动效应明显的项目,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支持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科技攻关,推进产业化。
(一)软件:基于开放标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新一代企业管理软件平台;信息家电及网络通讯嵌入式软件;多功能集成化信息安全软件产品和系统。
(二)集成电路:面向超亚微米的核心芯片和可重用知识产权核的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生产线;集成电路刻蚀机等芯片生产装备。
(三)新一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与无线宽带接入(SCDMA)的系统设备、核心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多媒体移动终端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四)计算机与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