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媒体报道,说这里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成就的展示窗口,也是北京市重要科普基地。于是想过来看看,没想到却吃了个闭门羹。”今天是国庆长假第二天,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以下简称“中关村创新展示中心”)门口,两位从外地来京旅游的大学生不无遗憾地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表示。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兴致盎然地在外围摆pose拍了照片。
这位外地大学生称看了报道后来参观中关村创新展示中心,一看不开门,只好和同学交替以大楼为背景相互拍照。
知情人称中关村创新展示中心平时不开放
这两位青年提到的新闻,指的是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的新闻。中央电视台的视频报道说,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报道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当天上午9点许参观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还提到了该展示中心有“3D打印、集成电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和健康、航空航天等展区”。中央政治局这一创新的学习形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得不少人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0月2日下午,远远望去,护栏内的中关村创新展示中心大楼雄伟壮观,却不见有人在里面走动。
据记者了解,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经过20多年发展建设,聚集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以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以及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去年实现总收入2.5万亿元,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56万人。
因此,新华社关于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往中关村集体学习的报道在结尾中还特别强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是集中展示中关村自主创新成就的平台和窗口,也是北京市重要科普基地。”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虽然恰逢国庆长假这一难得的科普时段,这一“重要科普基地”却并没有对青少年们开放。
10月2日下午,中国青年网记者在现场发现,护栏内的展示中心大楼远远望去雄伟壮观,却不见有人走动。走近才发现,展示中心大门紧闭,门卫室里也空无一人。
记者随后浏览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官方网站,拨打了上面留的两个联系电话,均没有人接听。随即,中国青年网记者又查询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的电话,打过去后也没有人接听。
10月2日,两位青年以中关村创新展示中心为背景拍照。
记者随机询问了在展示中心外面拍照的另外两位青年,得知他们俩就在中关村从事咨询工作,这次是来旁边的海淀公园游玩顺便来这里拍照的。据他们说,这里平常日子也是进不去的。中国青年网记者又询问了在海淀公园摆摊的商户后得知,“这个示范区平时不对外开放。”
但记者上网搜索后发现,去年5月北京科技周期间,市民前往位于海淀公园内的科技周科普活动区预约报名,可参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
向青少年展示国家创新成果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
习近平在9月30日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今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时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创造精神,让中国青少年的科学梦展翅飞翔。
“青年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想得以顺利实施,需要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在青少年中进行科普教育,向他们展示国家最新创新成果,是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一位会员向中国青年网记者表示。
10月2日,中关村创新展示中心大门紧闭,门卫室里也空无一人。
据北京日报报道,10月1日上午,北京市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主持学习时说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重要性、紧迫性。他还说:“中央政治局到一个地方,通过调研和讨论形式进行集体学习,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一次生动范例,以好的作风给我们作出了表率,体现了中央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殷切期望。”
国庆长假期间,中关村自主创新展示中心闭门谢客令人遗憾,中国青年网呼吁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就这一科普基地如何向青少年开放的问题,也走一走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