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法规标准 > 正文

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

2008-09-18  来源:北京市环保局
[字体: ]

北 京 市 人 民 政 府 令  

第181号  

    《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已经2006年11月17日市人民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第三条  区、县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负责。

  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公安部门负责对社会生活噪声和机动车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道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对工业产品、设备标准中规定的噪声限值实施监督管理。

  铁路、民航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分别对火车、民用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规划、建设、工商、文化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居住区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调解邻里之间因噪声产生的纠纷。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并有权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投诉、举报。  

第二章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规划和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并向社会公告,同时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适用区域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区、县人民政府划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依据国家和本市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

  第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并在申请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前征求所在区域居民和单位的意见。

  第九条  新建民用建筑对外部环境噪声隔声质量及配套的供水、供热、电梯、通风等公用设施的隔声质量,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标准。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隔声设计质量的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隔声施工质量的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

  第十条  对于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责令限期治理。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应当按期完成治理任务。

  对小型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限期治理期间,可以责令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停止使用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或者限制设备、设施运行时间。

  第十一条  居民住宅楼内不得设置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餐饮和娱乐场所。

  销售新建居民住宅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明示所销售住宅的建筑隔声情况及所在地声环境状况。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对排放环境噪声的单位进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现场检查。现场检查时发现设备、设施产生严重噪声污染的,可以责令停止使用该设备、设施或者限制设备、设施运行时间。被检查单位应当停止或者按照规定时间使用该设备、设施。

  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情况,并提供必要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资料。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现场检查时,应当出示有效执法证件,并为被检查者保守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