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科技 > 正文

“纳米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领衔北京科技奖

2013-02-23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科研人员正在紧张测试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5-40纳米成套产品工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中芯国际提供)

    智能安保机器人现场工作演示——跟踪陌生人。(中科院自动化所提供)

    在昨天(21日)举行的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备受首都科技界瞩目的北京科技奖公布,全市共有184项高精尖的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一等奖项目——“纳米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更以其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领衔本届北京科技奖。

    112项获奖成果促民生

    科技惠及民生是“科技北京”行动计划的关键环节之一。本届北京科技奖共授予一等奖27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104项。其中共有11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促进民生发展的成果获得奖励,占全部获奖成果60.9%。

    其中,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完成的“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项目,对食管癌发病规律和诊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和应用了多项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技术。该技术推动我国食管癌诊治技术水平整体提高,有力提升了北京地区食管癌诊治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

    “基于驾驶行为的车辆人机交互安全理论与控制方法”,通过对驾驶人行为分析与建模,研究了我国驾驶人典型行为特征及安全驾驶行为模式,从而揭示驾驶行为安全特征本质以及驾驶人行为相关的事故因素导致事故的影响机理,最终提出科学的驾驶安全控制策略和安全辅助设施设计方法。

    市科委奖励办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获奖项目涵盖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中医中药、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与交通运输等领域,科技让百姓生活更便捷、身体更健康、环境更整洁,在促进首都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企业牵头获奖项目首超高校

    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已逐渐成为推动本市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据统计,2012年度北京科技奖获奖项目中,由企业牵头完成的项目首次超过高校和研究院所,一等奖项目中有近一半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完成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日益成为北京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由清华大学、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就是一个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的典型案例。

    该成果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的支撑下,发明了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技术,克服了热源效率与热网输送能力之间的基本矛盾,解决了城市集中供热热源短缺和热网输送瓶颈难题,成功实现系统供热能力增加30%以上,供热能耗降低40%以上,热网输送能力提高50%。

    据介绍,该成果近三年新增直接销售额就超过8亿元,新增利润2.1亿元。如今,该技术已在北京推广应用,通过回收工业余热和电厂排放的废热代替燃煤和天然气,可实现巨大的节能和减排效益,对改善本市大气环境、减少污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评奖全程社会监督

    “北京科技奖的评选中,公平公正是根本,阳光操作是关键。”市科委奖励办负责人介绍,奖励评审网络化工作平台中嵌入了信息技术手段,真正实现了对评奖过程的全流程监管,确保了奖项的公平公正。

    评审专家管理是奖励评审的关键环节,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与核心,通过采用评审专家随机遴选、专人通知、会议现场屏蔽、专家签署诚信承诺书、实名制投票、信誉记录等系列措施,有效避免了人为选聘专家容易出现倾向性引发不公、专家无记名投票可能导致责任心缺失等潜在风险。

    此外,对于申报推荐项目则实行三个层次、4个阶段的公布制度,充分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还要再利用本市科技奖励数据库对推荐项目及支撑材料进行“查重”,防止重复报奖。

    “我们要求申报推荐要客观真实,不得剽窃他人成果、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进行可能影响评审公正性的活动,目的在于净化学术空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和各项制度的保障,使北京科技奖的评审过程有效规避了打探专家信息、游说专家等影响评审公正性的不良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评审过程的人为干扰,保障了项目完成人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记者了解到,北京奖励评审工作已连续三个年度“零投诉”。

 超级芯片世界领先,轨道“床垫”打破国外垄断,机器人有了学习推理能力——

    三大获奖项目瞄准国际前沿

    项目1

    “中国芯”进入纳米时代

    当今社会中,集成电路这个看似陌生的装置,实际上早已应用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信息社会,人们就享受不到诸如遥控、感应、无纸化等便利。

    本次北京科技奖中,一项申报了2000多项发明专利、拥有百名专家学者参与、且能令晶体管微缩到纳米尺寸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摘取一等奖。

    集成电路技术30多年来一直按照摩尔定律规律发展,即每隔两年技术更新一代。每一代技术的更新可使特征尺寸缩小到上一代的70%,晶体管集成度提高1倍,即同样大小的芯片功能可增加1倍。

    “此次获奖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包含了65纳米和40纳米两个技术代,每个技术代都比上一代产品尺寸缩小30%。”该项目主持人,中芯国际的吴汉明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项技术正在逐步打破高端集成电路生产需要到国外去做的被动现状,使得国内高端设计公司可以在中国本土进行芯片加工制造,而国产设备和材料也有机会进入主流的集成电路生产线,从而激活了整条产业链。“这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成功进入纳米时代,跻身于世界集成电路生产制造的先进主流行列。”

    该项目自2005年启动后,在市经信委和市科委等部门的支持下,先后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3万多次工艺实验,才有了现在的成果。

    这成果背后凝聚了太多艰辛。作为该项目另一负责人,2006年从美国回来加入中芯国际的陈志豪博士每天坚持工作14小时以上,为研发献计献策,连吃饭的时间都在安排技术讨论会。长期辛劳工作使得他积劳成疾,不幸被诊断为肺癌。尽管如此,做完手术出院后,年近60岁的陈志豪很快又和研发团队一起奋战在实验室。直到45/40纳米芯片经过可靠性验证、成套工艺研发完成固化后,他才办理长期疗养手续。

    在中芯国际的研发团队看来,此次获奖已成“过去时”,他们正向28/20纳米集成电路的研发展开进攻。

    项目2

    “弹簧床垫”为地铁降噪音

    在地铁4号线圆明园至北京大学东门的一段长约180米的铁轨下,有一层高科技“弹簧床垫”。正是因为有了它,当地铁列车通过时,才会减少给地面和周边居民带来的噪声和振动。如今,这项名为“轨道交通阻尼弹簧浮置道床隔振系统成套技术研究和产业化”项目,以北京科技奖一等奖的成绩获得业界肯定。

    此前,本市地铁线路上采用的减振设施一水儿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然而,这些外来减震设备不仅价格高、供货周期长,国外公司还对我国进行了诸多技术封锁。

    2007年,市科委将“阻尼弹簧浮置道床隔振研究开发”项目列为本市重大攻关项目。

    记者了解到,这层高科技“弹簧床垫”需要在地铁线路建设之初,便铺设在道床和轨道之间。如此一来,当列车经过时,铺有“弹簧床垫”路段会随列车的重量而下沉,从而吸收一部分力,以减少传递到洞壁和地面的震动和噪声。

    据介绍,该成果形成的成套技术共拥有两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是国内首次研发的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弹簧浮置道床系列产品,形成了完整的弹簧浮置道床隔振系统成套技术产品体系。

    项目3

    “学而善思”的智能机器人

    在本届北京市科技奖励大会上,有这样一个既具有复杂环境感知和学习能力,又可实现高精度操作的智能机器人,一举摘得了一等奖。

    该项目不仅形成了机器人新的复杂环境感知算法,并通过引入人的认知机制,为解决现有机器人学习能力差、适应性差的问题提供新方案。而且还首次提出了“高维环境吸引域”理论,解决了利用低精度机器人实现高精度的定位、抓取和装配等关键问题,这一理论在国际上被称为“乔的概念”。

    作为该项目的主要研发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乔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机器人金属材质的身板往往总是给人冷冰冰的感觉,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开始慢慢有了感知、学习和推理能力,逐渐使人产生了亲近感。

    谈及他们团队所研发的机器人,乔红说,它们的“个头”和普通人差不多,同样的技术应用在不同的机器人身上,它可以是能模拟人手灵巧抓取物体的高精度操作工业机器人,也可以是为公众服务的安保机器人。

    “由于模仿了人手的柔韧性和灵巧性,在抓取和装配物体时,机器人能够实现稳定且精确的操作,目标是为工业服务。”乔红透露,在汽车制造业中,该机器人技术已经在高精度装配及自动化生产线方面大展拳脚。另外,这种机器人技术也开始在深部石油钻探和开采领域展开应用。

    从模仿人手,到模仿人的视觉和大脑,每部分研究都有各自的特点。随着机器人智能性的不断提升,建造类人神经网络系统后,机器人就会具备学习能力。记者了解到,智能化的安保机器人还可以实现对人的识别和跟踪,并对陌生人进行登记检查,遇到不配合的人还会自动报警。

    “当然,机器人的最高境界还是像人一样思考。”乔红说,“我们正在尝试把人的计算神经模型引入机器人系统。”

 历年北京科技奖获奖情况分析

    7成获奖者为中青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特需资源。

    “十一五”以来,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获奖项目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比例逐年提高,已达到69%;45至55岁的科技人员占21%;55至65岁的占6%;65岁以上的占4%。

    自《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颁布以来,北京市科技奖励打破原有的条块分割,面向北京地区所有企事业单位开放,使区域内更多的科技人员和机构、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政府奖励层面上得到认可与表彰,科技奖励已成为激发调动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有效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领军人才茁壮成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大大提高了本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11年共有2507项作品获奖

    科技奖励政策是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是北京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在科技方面的最高奖项。现行《奖励办法》于2002年颁布实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奖励工作,先后于2007、2010年两次对《奖励办法》进行了修订,科技奖励制度不断完善,科技奖励的权威性、公正性得以充分体现。

    据统计,自2002年至2012年11年间,本市共有2507项成果获得了政府奖励,其中重大科技创新奖1项,一等奖263项,二等奖864项,三等奖1379项。科技奖励在凝聚区域科技资源,激励人才,弘扬和培育首都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支撑服务首都发展,提升首都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激励和导向作用。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