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科技 > 正文

2015年,那些被“刷屏”的医疗创新之举

2015-12-30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从手术机器人破“世界纪录”,到3D打印人工髋关节现“量产”,再到“触觉”智能机械手亮相,2015年医疗行业创新技术不断“刷屏”,其中不少为我国自主研发。现在,新华健康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今年被“刷频”的八大医疗行业创新成果。

   Top1:我国自主研制机器人破世界外科手术“禁区”

 

   脊柱外科手术是医学界公认的骨科领域技术含量高、术式新颖、手术难度大、风险程度极高的手术,被称为世界外科手术“禁区”。今年8月份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 田伟教授及其团队运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首次实现精准定位和导航,误差不到1毫米,成功完成了被喻为“生命中枢”的上颈椎畸形手术,突破 了世界外科手术的“禁区”,实现了人类外科手术史上一项革命性进步。

   据田伟介绍,该手术机器人由医生从临床视角主导设计,实用性强。自由度高,可重复性好,先进的仿生构型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全面的安全保护机制可 确保机器人安全手术,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完成手术路径的规划,更能够精确引导内植物的植入,显著减少了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减少了术中放射线 暴露。

   骨科手术机器人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常规手术微创化、复杂手术安全化、关键操作智能化,还推进了骨科进入新的智能辅助精准时代,这对提升骨科综合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Top2:抓一服中药只要3秒 自动化中药房颠覆人工抓药历史

   采用人工抓药平均一服中药的人力成本为1.3元,如果采用全自动中药房,可以降至0.12元,且抓药准确率达100%。自动化中药房颠覆了人工抓药历史。

   今年,苏州信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公开发布了国内首个自动化中药房,其自主研发的自动定位发药和多处方同时调剂技术,实现一台机器同时为几十个人无差错抓药,能为中医院药房节省90%的抓药调剂人力,药剂师仅需在窗口发药,患者领药立等可取。

   这个全自动中药房,它由储药柜、传送带、包装机、喷码机和分拣推手等设备组成,并与电脑联网。工作人员只要输入处方,发药机器人就开始向传送带的“篮子” 里“喂”药,一眨眼功夫,一服12味中药的处方就被包装好,传送到指定窗口,工作人员只需在电脑上扫一下包装上的条码就能进行核对,每味药的产地、厂家等 信息也都一目了然。利用智能机器手,抓一服中药平均只要3秒钟,而传统人工抓药得花20分钟。自动化中药房填补了国内外的技术空白,成为中药小包装全自动 化配药调剂行业开创者和技术引领者,不仅解决了大型中医院患者多,抓药慢的现象,同时也将为“互联网+全自动中药房”这一形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Top3:我国推首个3D打印人体植入物 进入“量产”时代

   3D打印照片、3D打印玩具、3D打印汽车……3D打印正在快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不仅在工业界,医疗界也同样刮起了3D打印风暴,3D打印人工髋关节实现“量产”就是今年一大亮点。

   传统工艺中,关节置换使用的臼杯是由钛合金铸造而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钛合金表面有微孔,骨头更容易长进去,不利于股骨整合。而3D打印的臼杯及其微孔 表面一体成型,患者的骨头和金属臼杯之间可以快速发生骨整合,减少远期假体松动的发生,获得了优异的术后即刻稳定性。今年,3D打印人工髋关节产品获得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批准,进入量产阶段,这标志着不久的将来国人便可用上优质价廉的国产3D打印髋关节。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因为髋关节疾病失去自理能力,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的置换。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关节置换手术大约二三十万例,而实际需 求是二三百万。很多人都因价格昂贵“望而却步”,3D打印人工髋关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负担,让更多的患者享受优质价廉的医疗产品,提升我国整体骨科 临床治疗水平。

Top4: 有“触觉”的智能机械手重塑肢残患者生活

   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有近10亿的残疾人,面对这如此庞大的数字,近年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设计出很多种可以模仿自然肢体运动的创新性假肢,让那些失去四肢的 残疾人可以自由生活。今年,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201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一款拥有“触觉”的智能机械手,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眼球。

   这款由Kinova Robotics研发的智能机械手能感觉并且分辨它接触的物体,并且据此进行调整。如将它连接到轮椅上,能够使上半身残疾的人进行抓取或者控制,并且给予使用者一种微妙的“触觉”。这款机械手还能搭载各种设施,运用到不同行业当中。

   科技能够让我们通过便捷便宜的方式测量关键的健康参数。细小的、可穿戴智能传感器能够收集客观数据,造成“骨骼服装”,让部分残疾的患者重新正常生活。

Top5: 血糖试纸助“糖友”摆脱“针刺”之痛

   今年,不仅国内医疗创新技术方兴未艾,国外医疗创新也可谓“层出不穷”。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一群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一种价格适中的糖尿病试纸,可广泛 应用于发展中国家,这让很多饱受“针刺”之痛的糖尿病患者看到了希望。他们不必每天针刺手指五六次来监测血糖水平,只需留取少量尿样来监测异常的血糖水 平。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1.14亿,糖尿病防控已成燃眉之急。血糖自我监控是“糖友”治疗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种非侵入性检测技术将大大提高患者的依附性,从而提升我国糖尿病防控整体能力。

   随着可穿戴医疗的发展,非侵入性检测技术有望走进千家万户,实现全天候监测。除了荷兰的血糖试纸,美国推出唾液检测糖尿病、以色列开发出手表式血糖监测装置等,这些技术将在近几年广泛利用临床,将为众多患者带来更为舒适便捷的医疗服务。

Top6:“体内医生”治疗癌症 纳米机器人成明星

   患了癌症,医生既不用开药,也不用做放化疗,而是提供了一种特别的医疗方式——往血液里植入一种微小的纳米机器人。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一个好消息 是,今年韩国全南大学细菌机器人研究所已研发出世界上首个可治疗癌症的“体内医生”——纳米机器人(nanorobot),可对大肠癌、乳腺癌、胃癌和肝 癌等高发性癌症进行诊断和治疗。据悉,该机器人由生物体细菌和药物的微型结构两部分构成,在找到癌症发病处后,其微型结构就会破裂,在病原体表面撒出抗癌 剂,这让让化疗指向特定的治疗目标,从而避免在医学治疗过程中对人体其他内脏和细胞受到伤害。 “精准”成为未来医疗发展的大趋势。有了纳米技术,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成千上万的微型机器人在我们的血脉中穿梭,为我们调整机能、治疗从心脏病到癌症的各 种疾病。

Top7:智能防抖勺让帕金森病人进食无忧

   近年来,我国帕金森患病率正在日益增多,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帕金森病人在我国,总数超过200万。而震颤(如手抖)常是帕金森病的首发症状,超过70%的帕金森病患者都会出现。今年,智能防抖勺的推出让难以正常进食的手抖人群重新找回了用餐的乐趣。

   这款由GYENNO(臻络科技)推出的最新医疗类硬件产品GYENNO睿餐智能防抖勺,运用机器人技术和云技术,具有360度全方位防抖效果,能自动检测 手部的震颤抖动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抵消了帕金森患者85%的抖动。此外,智能防抖勺还可以将连续采集到的病患使用时的震颤数据上传至云端,建立震颤病 基础大数据库,可辅助临床研究策略,帮助医生监测处方内容执行的效果,也可辅助研究机构做震颤病症的基础研究,引领药厂追踪药品的疗效等。

   勺子虽小,关爱无价。小小的智能防抖勺,利用现在科技,解决了众多帕金森人群饮食不得自理的困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展现出社会对于震颤人群更多的人文关怀。

Top8:青光眼患者可在家中自测眼压

   青光眼患者如果使用家用眼压计,就可以轻松在家里监测眼压,不用经常跑医院。今年,由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宁利及其团队研发的家用眼压计首次亮 相,通过三年的攻关,王宁利团队研发的家用眼压计可帮助患者在家就可以轻松测眼压,测量数据通过互联网直接回传到医生的手机上,医生通过智能管理系统,调 整患者治疗方案。

   据了解,该仪器还可积累眼压样本,为青光眼患者提供长期疾病管理系统。目前已积累近5000例昼夜眼压样本,3万余个眼压数据,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眼压数据 库,可以在眼压变化与视功能损伤间建立精确的预测模型。此外,该眼压计零售价仅为5000元左右,仅为进口机器的1/3,给全国3000万青光眼患者带来 福音。目前已占领国内95%以上的回弹眼压计市场,与国内90%以上的青光眼专科医生建立了业务往来。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