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央视春晚小品“没有市场了”?

2012-02-05  来源:重庆日报
[字体: ]

 

 “优秀小品就像春晚这道年夜饭中的四喜丸子”

  小品真的没有市场了吗?大多数观众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

  55岁的陈光云说:“陈佩斯、朱时茂、赵丽蓉、巩汉林、黄宏、宋丹丹、潘长江、赵本山……优秀的小品演员我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他们过去在除夕夜晚带给我们多少欢笑啊。”

  《吃面条》、《相亲》、《超生游击队》……说起印象深刻的小品,36岁的况林也如数家珍,“那些优秀的小品就像春晚这道年夜饭中的四喜丸子,味道好、品相好。”

  况林对记者说:“小品大多来源于生活,反映过去一年中的热点,在幽默风趣中蕴含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对小品仍然很期待。而现在,不是我们抛弃了小品,而是小品远离了我们。”

  从事小品研究数十年,有过7次执导央视春晚小品经验的崔凯认为,说小品没有市场了还为时过早,它依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生存空间。只是,目前小品的发展存在一定问题。

  创作力量越来越薄弱,越来越脱离生活

  观众很期待,但为什么好作品却越来越少呢?

  重庆戏剧家协会主席申列荣表示,近年来,小品从质到量上都有下滑,究其原因,是小品的创作力量越来越薄弱,越来越脱离群众的生活。

  “编剧们没有‘下生活’,创作的源泉不是来自生活,脱离了老百姓,观众自然就不看了。”申列荣说。

  连续4年为赵本山创作过《不差钱》、《捐助》、《相亲2》等作品的编剧尹琪称,小品没有市场只是假象,深层原因是小品创作的源头和终端都存在问题,源头上“把关人”脱离观众,终端上,一些小品演员甚至以艺术家身份自居,他们与百姓的思维方式不同,考虑问题的层面也不同,落实到表演上自然也就无法引起观众共鸣。

  此外,利益的驱动也使得小品的创作人才逐渐流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一集电视剧可以赚几万甚至更多,但一个小品,辛苦几个月,也许只能拿个几千块钱。大家都会觉得划不来,写小品的就跑去写电视剧了。”

2012央视春晚上,黄宏等人表演的小品《荆轲剌秦》。 (资料照片)

  龙年春晚已经落幕一段时间了,但关于春晚的争议却没有结束。今年春晚赵本山遗憾缺席,语言类节目反响平平,日前,央视春晚导演哈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品已经没有市场”。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品真的没有市场了吗?究竟是观众远离了小品,还是小品远离了观众?

  “今年的小品看完就忘,入眼不入脑”

  “此处省略78个字。”“你太有才了。”“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还记得这些通过春晚的舞台,风行起来的流行语吗?

  每年过完年,聚在一起的人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聊到春晚小品的流行语,但今年,语言类节目却提不起观众讨论的兴趣。有网友表示,“今年的小品看完就忘,入眼不入脑。”

  网友“清风起”说:“今年语言类节目看得我直打瞌睡,我甚至在小品里找不出一句流行语。”

  观众彭小凡表示,虽然今年春晚的小品演员在找寻创新的逗乐方式,但不少段子都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像蔡明表演的小品《天网恢恢》中的台词:“拿扫帚的不一定是清洁工,也可能是哈利·波特”,不少网友称,这种句式对他们而言早已不新鲜。

  一些“80后”、“90后”的网友更表示:“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开心段子已经很多了,春晚上的那些小品、相声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足以引起共鸣。”

  也有观众把今年语言类节目不出彩的原因归结为——最擅长创造“流行语”的赵本山缺席。观众张丽红对记者直言:“每年除夕,我守在电视机旁,就是为了等赵本山的小品。”多年来,赵本山已经成为央视春晚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