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地方GDP为何又多收了三五斗?

2012-05-30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今年一季度各地GDP汇总之和,再次高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GDP总量为10.80万亿元,而据中国经济网记者汇总各地数据得出的结果是11.28万亿元,地方数据的“水分”仍然不少。

    在网络和通讯发达的时代,官方统计数字往往被放在公众视野下反复审视。统计数字影响政府决策,很多数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任由不靠谱的数据侵蚀公共统计的严肃性与公信力,决策的效果就会打折。

    但时至今日,一些地方公布的统计数字依然缺乏足够的权威性,虚虚实实的统计数字让人无所适从。此般权威数据与民众感受相去甚远的例子,已非小概率事件,这也不是所谓的统计口径和研究方法的问题了。

    2010年中国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也首次突破4000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进入“万亿俱乐部”。然而,在这些亮丽的数字背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地区和城乡差异,人均GDP的含金量并不高。

    实际上,GDP数据出现矛盾,其根源在于一些地方政府的选择性统计。选择对自身有利的统计方法,选择有利于反映相关业绩的样本,将一个不能全面反映问题的数据当作完全的数据来发布。这样片面或失真的数据,又如何带来科学的决策?这样的数据营造的是“泡沫”,看上去很美,但自欺欺人,误国误民。

    百姓的幸福感能多大程度地显现在GDP的总量变化中?如何体现“更有质量的增长”?统计数据“掐架”,其实暴露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待统计数据的态度。是以真实为第一原则,还是以利益为第一原则?是以民生发展为根本,还是以政绩为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已经淡化了GDP等指标,这是我国发展加快转型的重要信号。在大家最关注的政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运用中,最关键的,应是把考核的指挥棒交给百姓,让人民来评估发展。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