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让电影少一些“斗争”,多一些“温暖”吧

2012-10-06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字体: ]

  纵观“十一”黄金周电影档,从三国乱世“情色权谋”之争的《铜雀台》,战火纷飞年代的“爱情阴谋”《危险关系》,到以杀人案为主线的《二次曝光》,周润发、范冰冰、章子怡……这个国庆档可谓大腕云集,精彩纷呈。

    但当一位年轻妈妈打算带孩子看电影,却发现别无选择,只有一部外国动画片《萨米大冒险》可看。“国产大片都是‘争斗’来‘斗争’去,唯一的科幻电影《环形使者》还讲述未来世界两个杀手穿越时空的终极对决,还是打。”

    宫斗、爱情、阴谋、奇幻……观众能想到的“卖点”,在这个档期几乎应有尽有,却唯独没有一点点温暖的味道。怪哉,明明是合家团圆的中秋、国庆“双庆档”,电影院里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影片却如此匮乏。

    不知从何时开始,电影院成了“斗争”的天下。所谓的“商业大片”无一例外都是以你死我活的“斗争”作为叙述主线,虚构而离奇的故事情节,好像只有从厮杀中才能品味到电影的淋漓畅快。

    有人说,难道这不就是电影吗?脱离实际、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但你还记得吗,小时候看《霹雳贝贝》《北京小妞》带来的欢乐,少年时代《阳光灿烂的日子》带来的思索,乃至后来的《失恋三十三天》中那平凡幽默产生的共鸣。也许,来自生活本身的影视作品,才最为真切动人。

    有人会提出,你说的那些“温暖电影”肯定不叫座,票房才是硬道理。但只要你留意,就会发现今年前9个月内地票房排行第一的电影是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泰坦尼克号》,国产片排行第一的则是脉脉含情的《大魔术师》。

    这一年最为打动我的电影,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一次别离》,这部伊朗小成本影片讲述的是一对夫妻争吵后引发的家庭琐事,从中反映了当代伊朗人在亲情和宗教生活方面的纠结,观众也能体悟到超越民族和国界的亲情。

    看电影,不仅是画面和场面,更想从中体会到生活的温度。人各有喜好,但需要给大家更多的选择,希望下一个“节日档”的电影院线不仅有“斗争”的刀光剑影,还有“温暖”的浪漫小调,让一家人可以一起走进电影院,然后喝一杯茶聊聊电影吧。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