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专家:我国“汉语经济”暗淡 需加大开发利用保护

2012-12-02  来源: 新华网北京频道
[字体: ]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但在和“外语经济”竞争的过程中,“汉语经济”显出弱势。在12月1日举行的第一届“中国语言产业论坛”上,不少专家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语言狂欢”的时代,汉语市场巨大,应该加强对汉语市场的开发、利用、保护。

    语言经济是指与语言资源相关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收益。比如:语言技术工具的开发、语言教育、语言咨询、多语种国际会议、与语言相关的企业活动等。

    渤海大学文学院研究人员王世凯和陈颖指出,我国发展“汉语经济”存在三点不足:汉语教育的逆差、汉语经济在外语热潮中处于弱势以及国人对汉语经济认识不足。他们认为,我国汉语教育“费时多、收效微”,逆差严重。“大部分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在16年的学校教育中都要上语文课,但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人却不多。语文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模式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致使学生的汉语能力不尽如人意。我国对语文教育的长期高投入,与教育效果的效益差、效率低形成鲜明对比。”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教育国际化,外语学习受到国民青睐,“外语热”催生了“外语产业”,各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外语培训、中介机构层出不穷,收入不菲。然而,以提高汉语水平为目的的机构却比较少,收入差距也很悬殊。对此,专家建议,应拉动语言内需、刺激汉语消费、推动语言就业、加强语言经济规划、开展语言资源调查。

    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洪峰说,语言是资源,市场潜力大,北京市正组织力量,深入系统研究语言产业理论,将分阶段建设北京语言产业数据库和中国语言产业数据库,未来有可能建立语言产业科技园。

    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语言文化建设,推动语言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语言产业论坛”1日在京举行。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100余人参会。论坛由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