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日从国家旅游局获悉,我国将争取用10年时间初步实现“智慧旅游”,以有效应对旅游业爆发性增长给旅游景区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
据悉,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及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将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一大批引领作用强、示范意义突出的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实现“智慧旅游”。
据介绍,近年来全国各地、各景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工作。如北京推进A级旅游景区无线上网工作,河北启动了全省智慧景区试点建设,江苏南京实施智慧景区工程,安徽黄山景区开展“智慧黄山”示范应用项目建设,四川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建成统一的数据处理和智能指挥中心等。国家旅游局也正与百度网合作开发“全国旅游景区动态监测与游客评价系统”,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合作为游客提供景区地理和空间定位信息服务,建成了“全国A级旅游景区管理系统”,启动了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现在,智慧旅游在提升景区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景区品牌影响力、提升游客满意度方面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