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纪委首次集中对外公布首轮巡视中被巡视单位提交的问题整改报告。据南都记者分析,首轮巡视整改报告中揭露的选人用人问题集中在干部超职数配备、凡提必竞、破格提拔、年龄设限等6个方面。其中,干部超职数配备已成为普遍性问题。(南方都市报2月24日报道)
干部超配成普遍性问题,成因诸多:其一、官帽超额配发,作为一种隐性福利,对小团体有利无害,干部们皆大欢喜;其二、某些公权私用的领导,将官 帽发放作为拉拢人心、任人唯亲的手段;其三、地方人事政策有些成为“曲线”超编的机制因素;其四、能上不能下的惯例也加剧了干部“拥堵”。但归根到底, “症结在于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出了问题”,是“官”心病。
“官”心病虽是富贵病,但是于公于私却并无好处。于公而言,官堵之下,干部选人用人难以理顺,优秀干部难以提拔、行政效率难以提高、社会负担难 以减轻;于私而言,虽拥有虚位,然而名不副实之下,少不了被群众说三道四,对官级斤斤计较、对政风整顿又唯慌唯恐之下,难免演变成真正的心理疾病。
治理“官堵”现象必须标本兼治,双管齐下。从治标角度,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从而“活血疏通”。具 体来说,一要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用人机制,以“四有”干部为标准,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二要严格依编整治,加强和规范非领导职数和干部职 数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摘帽;从监督方面,更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加强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而造就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队伍。
从治本来说,“心病还须心药医”。为官当以德为先,古人且知“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作为当今党员干部,不正视自身是否符合“四有”标准,只 纠结一顶官帽有无,甚至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当成要官的一种手段,思想未免太过狭隘。且想想习总书记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