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社团 > 正文

昌平发现京张铁路建设者墓碑

2011-08-25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希望他们能在这里安息。”近日,三块散落在昌平区南口镇街巷的“广东坟”墓碑被送往昌平区博物馆安放,这些墓碑的主人可能为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建设者。

    这次运回的墓碑每块只有80厘米长、40厘米宽,墓碑使用南口当地的花岗岩石材制作,非常简单,碑文为墓主人祖籍地、竖立日期,石碑表面凹凸不平,周边甚至没有纹饰。昌平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推测,墓碑可能为逝者朋友或者后人所立。

    三块墓碑主人籍贯均为广东省香山县,竖碑日期分别为民国十三年、民国十四年,距今已有近90年历史。附近村民张先生介绍,南口机务段一段,曾经有方圆近二十亩的坟地,坟冢几百个。这些坟冢与当地的不同,逝者的棺木被平放在地上,四周用砖头垒丘,然后用泥灰墁上,据说是为方便以后移回老家安葬。由于这里埋葬的都是修京张铁路的广东人,所以俗称“广东坟”。

    京张铁路建设百年,但是史书对于这些广东修路工人的事迹记载极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昌平南口镇的工厂和民居区扩建,绝大部分“广东坟”被毁,墓碑散落于民间。“广东坟”是否存在一度也成为历史疑点。

    昌平区文物管理所研究人员田振林证实,1905年至1909年,我国第一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主持修建了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是广东南海人,在修建京张铁路过程中,大量广东籍工人随詹天佑来到京张铁路沿线施工,部分广东籍工人在施工中殉职或病逝,集中在南口一带安葬。

    “墓碑入藏博物馆是对这些在南口建设铁路的工人最好的纪念!”田振林介绍,对于“广东坟”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都非常稀少。此前只收藏了四块类似石碑,此次昌平博物馆再次收藏三块石碑,对于研究“广东坟”和南口铁路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文管所将会继续搜索关于“广东坟”的文献资料和实物。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