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社团 > 正文

京郊延庆大庄科红色历史激活绿色经济

2012-07-10  来源:首都之窗/延庆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体: ]

  迎着满眼的绿色,伴着一路的清风,“七一”前夕,一批批市民和游客走进了“平北红色第一村”--大庄科乡沙塘沟村,接受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聆听老党员、老八路讲述抗战故事。

    沙塘沟村原支部书记胡永旺自豪地讲诉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1940年,白乙化团长打了进入平北以来第一次胜仗,老百姓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呼风唤雨小白龙’。虽然3000多名日伪军把白团长一个营的兵力团团包围,但经过9个小时的激战,白团长多次打退了敌人进攻,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抗日战争年代,大庄科乡的老区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游击队后方支援前线,妇救会为战士做饭、做军鞋、缝补军装,儿童团站岗放哨,村民团结一心抗击日寇,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沙塘沟村诞生,发展了6名农村党员,这个村因此被称为平北红色第一村。离它不远的霹破石村则是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所在地,1940年1月5日,抗日战争时期平北地区第一个抗日政权和重要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宣告成立。

    2003年6月,“平北红色第一村”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延庆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从此在大庄科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自开放以来,沙塘沟村吸引了县内外各大院校、中小学生及大批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前来参观学习,接受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截至目前,基地累计接待参观者2.5万余人次,其中接待大中专学生1万余人次,成为学生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场所。2011年,县乡两级政府决定修复位于霹破石村的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并于当年6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在霹破石村,红色歌曲人人传唱,村子里每个角落都能看见曾经的红色印记。自开放以来,该村共接待来自市县机关单位、高校、中小学校、民间团体等139家单位的5500余人次前来参观。

    昔日这里曾经硝烟弥漫,如今这片红色的热土山青水秀、景观多样、生物繁多、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为47.31%,林木绿化率达85.96%,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近年来,大庄科乡农民靠着红色的历史,依托绿色生态资源,打造全乡域旅游大景区,加快了民俗旅游发展。霹破石村民俗户胡志立介绍说:“以前,没修复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时,村里只有我家开了农家院,每年也有一些市民来游玩,年收入不过4000多元。自从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修复开放以来,村里的农家院增加到了8家,我家的农家院年收入能达到一万多元。”胡志立说,“游客们参观过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看过当年县委书记、县长简陋的办公环境之后,都愿意到农家院坐坐土炕,尝尝玉米面的贴饼子、山野菜馅的包子和玉米面打的凉粉鱼儿,更增添了几分忆苦思甜的意思。” 

    目前,大庄科乡已拥有香屯、水泉沟、汉家川河南3个市级民俗村,129户民俗户,民俗旅游接待收入连年增长,平均增幅15%。除了开展红色旅游,大庄科乡还积极发展符合区域特色的“三层立体”有机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空中发展蜜蜂养殖业、中间发展特色林果业、地面上发展特色林下经济,让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