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社团 > 正文

3100老户留下前门京味儿 政府鼓励老居民留下

2012-09-05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家住草厂四条32号院的侯雅明,祖祖辈辈在前门居住已有600多年的时间,今后,他家还将继续在这里住下去。前门搬迁改造,留下3100多户老居民,为老胡同留住更多老北京味儿。东城区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今后前门地区将在保护胡同风貌的同时,鼓励老居民继续在这里居住。

“前门楼子九丈九,九条胡同九棵柳”,前门地区一直是老北京的代表符号。但这里也同其他中心城区的老旧平房区一样,经历着改造。与很多地方不同的是,前门为老胡同留下了数千户老北京人。老平房离不开老居民,老四合院离不开老的京腔京韵。

昨天,记者在前门遇到了今年66岁的居民侯雅明。侯老爷子的祖辈自十五世纪就在前门草厂地区居住,算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如今他和妻子两人,依旧住在草厂四条32号院。

“拆迁时也担心过要走,可离不开前门,这是我的根啊。”侯雅明说,让他欣喜的是,政府为居民们开出了“搬迁菜单”。

“当时针对居民的不同情况和需求,为他们准备了多种的搬迁模式供选择。”东城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菜单式搬迁法主要采取货币补偿和定向安置的方式,针对那些想留下来的老居民主要采取的是区域内的平移安置和原址留住的方式。

侯雅明选择了留下。改造前,20平方米的房子住着一家四口人,小儿子还要在接出来的厨房里搭床睡,到如今儿子们成家在外,老两口住在修缮一新的平房里,老两口日子过得越来越美了。

为了让老居民住着舒适,修缮整治工程清除了所有违章建筑,对老旧危房依据破损程度,进行了翻建、挑顶修缮或加固等不同级别的维护修建,同时对房屋进行了“升级”:钢筋混凝土基础使房屋结构更加安全;大木结构抗震效果更好;双层玻璃提高保温效果50%;屋顶的传统砖瓦结构中间还增加了一层防水卷材。

同时,工程还为老居民铺设上水、下水、天然气等各类市政管线,完成了草厂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升级。原先坑坑洼洼的道路现在成了平整的砖路。过去生火烧煤的居民现在用上了天然气。

侯雅明说:“原来接水,院里各家各户都要排队,一盆一盆接,还有冬天里脏兮兮的蜂窝煤,如今也成了天然气,干净方便。”老人喜欢书法,院门口的门楹、门洞都是老人的字,“我想为咱这胡同多写些字。”

同他一样,草厂地区有1300户居民住在修缮一新的院落里,而整个前门东区共有3100户居民。

让老居民留住在老院落,就是要为老胡同注入老北京味儿。前门大街管委会主任葛俊凯表示,前门草厂地区是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也是老北京文化的代表。未来,草厂地区将打造成为老北京文化体验区,游客可深度体验胡同文化、南城院落文化以及民俗文化。

而在这一进程中,老居民的作用不可替代。“只有留住老居民,让他们在这里生活,才能留住老胡同的味道。游客在这里能看到的,不仅仅是留下来的建筑,更应该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人的生活。”葛俊凯说。

人是文化的载体,前门的老居民就将成为前门院落文化、民俗文化的展示主体。葛俊凯介绍说:“我们希望将来游客来前门不仅可以坐铛铛车、逛前门大街、品鲜鱼口小吃,还可以到草厂地区体验老北京原汁原味的胡同文化和胡同生活。”老街坊之间的寒暄问候,老北京走街串巷的叫卖,居民们遛弯养鸟种花的日常生活,都将成为前门吸引人的独到之处。

而目前空置的院落,葛俊凯表示:“一部分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例如建文化站、博物馆。另一部分用于文化展示、文化体验、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

依据规划,目前在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中,草厂三条至十条所处的前门东片约有90万平方米面积,是北京核心区内可用于发展产业的四合院资源最为丰富、数量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

未来,这些平房四合院将得到利用,引入更多元素。游客来到前门东片,漫步在青砖灰瓦的胡同院落中,可以深度感受老北京胡同文化、民俗文化,“将利用院落不同形式,推出民间文化展示区、商贾文化区,还将通过设置展览馆的方式,让游客深度了解老北京传统院落的味道。”葛俊凯说。

老胡同留住老居民,为城市留下了记忆,为发展保留了传统,为新北京留下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